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患有精神分裂症,平时要怎样进行护理呢

时间 :2024-01-25 作者 :​ 聂胜难 来源:山东省戴庄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小陈是一名精神分裂症病人,通过住院规范化治疗,症状有所好转,近日终于出院了,本来是一件值得让高兴的事情,但她却是一脸担忧,出院了复发怎么办,回到家我又该如何照护呢?说的没错,精神分裂症复发风险较高,尤为是护理不当。那对于精神分裂症,平时该如何护理呢?

1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科常见病症,多见于青少年阶段,以16~30岁居多。致病机制仍处于研究阶段,发病后,病人多存在情感、思维及行为和现实生活脱轨,通常无意识、智力障碍。

2精神分裂症有哪些表现?

发病隐匿,初期表现为懒散,对日常生活活动不感兴趣,情感淡漠,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逐渐丧失与亲人及外界正常交往的能力。

思维匮乏,说话内容前言不搭后语;常常会出现妄想,无端猜疑他人采取手段伤害他,周边的人或事物都与其有联系,或是想要对其不利。

猜疑自己所想之事别人都清楚知道,被人控制。伴幻觉、感觉周边的人时刻在议论他,甚至会出现妄想幻觉支配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患了精神分裂症怎么办?

结合病人实际状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如若为急性期,可到相关机构就诊,待症状有所缓解后按医嘱,回归家庭完成后期康复,如若在院外反复发作,需终身用药。

4精神分裂症,日常如何照护?

·了解,掌握病人病情

精神分裂症病人症状较为多样化,照护者需了解其病情、治疗知识,如日常表现、处理措施等,从而为病人提供护理帮助。另外,掌握病人生活习惯,性格特征,以此获取有效的交流、沟通,避免对自身及他人形成损伤。

·维持性用药

精神分裂症与其他疾病不同,在疾病恢复阶段仍要维持用药一段时间,期间每间隔一段时间均要入院复诊,医生依据病情、药物效果及副作用等进行指导用药,或是停药。

维持性用药是指借助某种治疗有效精神药物采取维持剂量并实施长时间的服用,从而实现巩固疗效,防范疾病复发的目的。但部分病人认为,病情好转或因长时间用药引发的诸多不便,擅自减药或是停药。家属需将药物保管好,监督并鼓励病人用药,以免出现藏药、漏服药等问题,定期陪同病人至门诊随访。

·心理照护

家庭中病人需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爱护。照护者需以平等的态度关心和爱护病人,不能讨厌、嫌弃,更不能讽刺、歧视,以免加强病人精神压力,使疾病复发。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病人才会形成乐观的情绪,重塑与疾病斗争的决心,实现非药物治疗目的。主动、积极发现病人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并协助其解决,尽可能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降低因社会心理所致的精神压力,规避复发因素,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以良好修养、耐心对待病人,因病人心理负担较大,心情不好,极易表现出情绪激动、暴躁,甚至是谩骂他人等。对此,要保持冷静,可不与其争论。宽慰、理解病人,针对其合理需求尽可能满足,无法满足时需耐心解释,不可出现强迫性指令或命令。不得欺骗病人。

·生活照护

家属需监督或是协助病人做好生活照护,维持日常卫生清洁,强化宣教及教育指导,逐渐使其恢复自我护理能力,但切记不可过分照护。形成规律生活作息,并鼓励病人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体育运动及社交活动,尽可能从“病人角色”中摆脱出来。

日常饮食要合理,按时按量进餐,不可暴饮暴食,确保充分的热量及营养,防止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摄入。由于大部分抗精神病药会诱发便秘,因此,饮食中需注重蔬菜、蔬果的添加,同时嘱托或监督病人多饮水,形成定时排便好习惯。

精神病人睡眠质量与其病情变化也有一定关系。为保证病人得到充足的休息,需为其营造舒适、温馨、安静的养疗环境,避免强光刺激。睡前不可饮用浓茶、咖啡等,严禁参与可引发情绪异常波动的活动。

·监测病人病情

照护者需主动观察病人病情,观察其生活中各种表现,以便及时处理异常。一旦有自知力动摇或是缺乏表现时,病人抗拒用药,或是停药,这就代表着疾病复发的早期征兆。睡眠时间减少或是过多,常常提示者疾病复发。生活能力减退,个人卫生不节,无法遵守既定作息时间,生活不规律,均要提高警惕。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