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健康生活方式,让糖尿病可防可控

时间 :2024-01-25 作者 :​ 邱朝辉 来源: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各种慢性疾病发病率日益升高,其中就包括糖尿病,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然而,对于糖尿病而言,其实可以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控制。

1.了解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导致血糖过高。糖尿病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如引起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病变等。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这些症状的产生主要源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导致糖代谢障碍,随尿排出。患者会产生渗透性利尿的作用,导致尿量及次数增加,尤其是夜尿增多尤为明显。机体排尿过多导致口渴,糖代谢异常导致患者饥饿明显。由于糖代谢异常导致蛋白质代谢异常,患者出现负氮平衡,消瘦明显。了上述提到的三多一少症状和微血管病变外,糖尿病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例如,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疲劳、视力模糊、手足麻木、皮肤瘙痒、便秘、腹泻、阳痿、月经紊乱、感染易发、伤口愈合缓慢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在糖尿病初期就已经出现,但也可能在糖尿病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此外,现阶段对于糖尿病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而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避控制糖尿病为此,养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途径。

2.糖尿病的治疗方式

糖尿病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饮食治疗:科学饮食是关键,控制糖分和脂肪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

2.2运动治疗:坚持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和免疫力,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2.3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医生会开具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胰岛素治疗则可以补充体内胰岛素的不足。

2.4血糖监测:通过定期监测血糖,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

2.5健康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糖尿病健康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除了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等医学手段外,患者还可以采取以下健康生活方式来控制病情:

3.1保持乐观心态:糖尿病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疾病,不要被疾病所吓倒或沮丧。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社交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3.2规律作息:糖尿病患者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劳累过度等不良生活习惯。

3.3戒烟限酒:糖尿病患者要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加重糖尿病病情,而饮酒也会影响血糖控制。

3.4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身体对糖的消耗,有助于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但要注意不要过度运动。

3.5饮食多样化: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等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控制高糖、高脂肪、高盐等食物的摄入。

3.6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尿常规等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7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糖尿病患者需要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包括规律饮食、规律运动、规律服药等。同时,要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压力,保持生活规律。

3.8接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专业的糖尿病教育,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自我管理技巧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接受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9避免感染: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特别是足部感染。因此,患者需要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穿过紧的鞋子或长时间站立。如果出现感染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总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积极面对疾病。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