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时间 :2024-01-19 作者 :​ 陈春艳 来源: 涞源县妇幼保健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母亲的生命受到威胁。了解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有助于预防和应对这一紧急情况。以下是一篇科普文章,详细介绍了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

1.产后出血简介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者出血量≥1000ml。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这些原因往往并不是独立存在,可以共同存在、相互影响或者互为因果。

2.产后出血的危害性

首先,产后出血会导致产妇出现贫血和休克的症状。产妇在产后大量出血,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导致贫血。同时,产妇的血压下降,心跳加速,可能导致休克。长时间的休克状态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其次,产后出血会影响产妇的免疫功能。失血过多会导致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此时,产妇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这些感染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影响治疗的效果。

此外,产后出血还可能对产妇的脑部和心脏等器官造成影响。大量失血可能导致脑部缺氧,引发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心脏方面,产妇可能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或心脏骤停。

最后,产后出血还会影响产妇的乳汁分泌。由于产后出血可能导致身体虚弱和营养不良,产妇的乳汁分泌可能会受到影响。这不仅不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也可能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3.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3.1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0%。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包括:(1)全身因素:产妇对分娩过度恐惧、紧张,尤其是缺乏阴道分娩的信心,可能引起宫缩不协调或宫缩乏力。临产后使用镇静剂或麻醉剂也可能增加产后宫缩乏力的风险。(2)产科因素:产程过长导致产妇极度疲劳和全身衰竭,或产程过快,均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羊水过多、胎儿过大、多胎妊娠等情况会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影响其缩复能力。多次分娩可能导致子宫肌纤维受损,引起宫缩乏力。子痫前期(重度)、严重贫血、宫腔感染等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也可能导致子宫肌纤维水肿,影响宫缩。(3)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等,也可能影响宫缩。

3.2胎盘因素

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的第二大原因,占约20%,详细如下:(1)胎盘滞留:胎盘在胎儿娩出后30分钟仍未排出,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2)胎盘嵌顿:胎盘嵌顿在宫口,影响血量排出,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不佳。(3)胎盘剥离不全:胎盘残留,会使胎盘剥离面下的血管不收缩,不形成血栓,血管持续开放,导致产后出血量增多。(4)胎盘植入:由于孕妇年龄增大、剖宫产次数增多以及人流次数增多,子宫内膜损伤严重,会增加胎盘粘连植入的风险。胎盘不剥离导致胎盘下的血管持续开放,引起胎盘出血。(5)其他胎盘因素:如穿透性的胎盘可以导致膀胱、直肠损伤,引起出血。

3.3软产道裂伤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软产道裂伤,导致产后出血。及时缝合产道即可止血。

3.4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也是产后出血的一个原因。如果产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肝功能不全等,可能导致产后出血难以控制。

总结来说,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增加了产后出血的风险。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医务人员更好地预防和应对产后出血这一紧急情况,保障母亲的生命安全。同时,产妇也应该了解这些因素,以便在分娩过程中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