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疾病患者需要做好及时有效的治疗,并且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有很多种。手术治疗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治疗效果也很好,但是在术后的护理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做好护理工作,会对术后恢复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病情的加重,那么,脑外伤术后护理应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1.观察病情
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对意识状态的监测涉及观察患者的清醒程度、反应能力以及意识水平的变化,有助于评估手术后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和认知状态是否受影响。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提供关于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信息,有助于及时发现任何潜在的并发症。此外,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对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检查,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神经系统问题,例如注意力、记忆或语言方面的变化。监测这些方面有助于维持患者在术后阶段的整体健康状况,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出现的并发症或变化。
2.防止感染
在手术之后,保持手术创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定期更换敷料可以减少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侵入,预防感染。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这有助于修复组织,并提高免疫力以应对潜在的感染。同时,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系统功能的维持。合理的休息可以加速伤口愈合,降低感染的风险。此外,密切关注手术创口的状况,如有异常红肿、渗液等情况,要及时向医护人员咨询求助。总之,通过定期更换敷料和保持清洁干燥的方法,搭配充足的营养和充分的休息,可以帮助患者降低手术创口感染的风险,促进伤口愈合。
3.控制颅内压
控制颅内压是在术后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方面,以防止脑水肿或颅内高压的出现。具体的控制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考:首先,对于液体摄入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术后的患者需要根据情况限制液体的摄入,以确保颅内压不会因为体内液体过多而增加。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量和体液平衡,以保持合适的体液状态。其次,药物的使用也是控制颅内压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可以使用渗透性利尿剂如甘露醇来减少脑组织水肿,并且可通过降低脑脊液和颅内脑血容积来降低颅内压。此外,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病例,可能需要使用类固醇等药物来减轻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和水肿情况。最后,对患者头部姿势的正确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确保患者头部的姿势符合医护人员的建议,以促进脑脊液的排出和减轻颅内压。例如,可以借助特殊的床位或头靠垫,使患者保持适当的仰卧位置,有利于颅内压的控制。
4.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针对患者特定症状和手术后的神经功能障碍进行的一系列康复护理和训练计划。这些计划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康复训练、语言康复和认知训练,旨在协助患者尽快康复,并恢复功能。物理康复训练通常包括运动训练、康复器械使用等,通过特定的锻炼方法和技术来帮助患者增强肌肉力量、灵活性和协调能力。这有助于患者重新获得日常生活所需的功能,如行走、平衡和日常动作。语言康复则是针对因神经功能障碍而遭受语言能力损伤的患者。这种康复方式可能包括言语理解和表达的训练,以及其他交流技巧的提高。认知训练旨在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或提高认知功能,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可以通过一系列认知训练活动和游戏来实现,以提高患者的大脑功能,并最终改善其生活质量。综合以上康复训练,患者能够逐渐恢复并提高其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脑外伤病人在术后,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患者可能会出现并发症,病情可能会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提高对术后护理的重视力度,帮助患者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