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老年疾病之糖尿病的护理技巧

时间 :2024-01-18 作者 :​ 陈发莲 来源: 牡丹区精神病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的常见慢性病,由于糖尿病发病因素复杂,患者在不同阶段由于健康状况不同,临床症状不同。在患者并发症护理指导方案下也要科学决策,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为改善预后打下基础,临床护理人员不断完善糖尿病护理方案和策略,突出护理指导的个体化和针对性,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60岁以后的人,老年糖尿病患者多病多药,往往无症状或不典型,甚至被其他慢性疾病所掩盖,如果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影响患者自身健康。通过相关研究分析发现,完善的护理指导方案可以为患者护理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水平。因此,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完善护理方案和对策。

1饮食护理

老年患者应按医嘱规定饮食量,在护理过程中向患者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主动遵守饮食计划,早、中、晚三餐要按计划定时定量进餐与胰岛素注射时间配合,否则进餐提前或错后可引起低血糖反应或血糖增高。另外,对于血糖控制相对稳定的、接近正常范围的患者,可在两餐前或睡前加食水果,如苹果、橙子、梨等。

2用药护理

老年患者常伴有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对服药剂量、方法、时间常记不清,会有多服、少服、漏服等现象而加重病情,护理时要向家属说明用药时间与进餐时间一定要配合。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一定要按医嘱执行,普通胰岛素要饭前30分钟皮下注射,并要求核对剂型与剂量,胰岛素量的应用中一定要让家属与患者核对剂量,以防多拧或少拧,造成血糖降低或升高。

3运动指导

运动可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水平下降。依据糖尿病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运动计划,宜选择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干家务等活动方式,需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一般每日坚持半小时左右,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不宜空腹运动,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最好选择三餐后血糖较高时进行,但活动要以不感觉疲累为主,运动时手边要有糖块或饼干等易食用的小食品,一旦自觉有出汗、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服用,以预防或减轻低血糖症状。

4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1)注射部位和方法:在上臂三角肌、腹壁、大腿前侧、臀部轮换注射,以腹壁注射吸收最快。在选择腹部注射时,除超重和肥胖患者可直接进针外,均需捏皮,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正常体重和超重的成人90°进针,进针要快,注射部位要避开皮肤感染以及皮下硬结的地方,待酒精挥发后放松肌肉再注射。

(2)胰岛素的保存:对未启用的胰岛素产品,应放置在2-8℃的冰箱冷藏室内储存,并严格遵循保质期。将胰岛素产品从冰箱取出后,需放置至室温后使用。对已开封的胰岛素产品,在注明开封日期后的可在室温25-30℃下保存,并遵循产品保质期。避免光照和过热,并在4-6周内用完。

5心理护理

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与中青年人不一样,性格比较怪异,固执不合作,加之病程较长,易导致烦躁,因而应向老年患者耐心解释本病的病因及诱因,树立乐观主义精神,控制情绪,做到知足者常乐,不为病情烦恼,明确慢性病需耐心接受长期治疗,保持心情舒畅。

6健康教育

(1)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老年糖尿病有关治疗护理知识,宣传糖尿病的危害性,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饮酒,低盐低脂饮食,限制甜食,指导患者随身携带识别卡,必要时备糖果,以备急用。

(2)饮食与运动:长期坚持饮食和运动疗法,延缓并发症发生。

(3)指导用药: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肾功能、检测眼底等,尽早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4)生活护理:保持全身及局部清洁,特别是下肢、口腔、会阴部卫生,预防皮肤、粘膜感染,注意足部保健,预防糖尿病足。穿棉袜、棉鞋,且需要宽松、舒适。指导病人安全正确修剪趾甲。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