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手术前要了解的麻醉小知识

时间 :2024-01-16 作者 :​ 杨洁清 来源: 防城港市防城区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麻醉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一门不可临床学科。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来说,了解一些麻醉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加对手术的安全性和信心,还可以减轻手术过程中的不适感。在本篇科普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手术前需要了解的麻醉小知识。

一、什么是麻醉?

麻醉是指通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感痛苦和不适,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为病人安全渡过手术提供保障。麻醉可以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等不同形式,医生会根据手术的性质、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来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

二、麻醉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与麻醉医生的沟通:在手术前,麻醉医生会与患者或家属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您可以向麻醉医生详细说明自己的病史、过敏史以及其他与麻醉相关的问题。麻醉医生会根据您的情况制定适当的麻醉计划,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

2、禁食禁饮:一般来说,患者在手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小时,以保证胃彻底排空。目的在于防止术中或术后反流、呕吐,避免误吸、肺部感染或窒息等意外。

3、心理准备:接受手术和麻醉是一项重要的体验,多数人在手术前存在种种不同程度的思想顾虑,或紧张虑等心理波动。手术前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生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手术和麻醉的过程,可以缓解紧张焦虑的心理,增加对手术的信心。

4、膀胱的准备: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应排空膀胱,以防止术中尿床或术后尿潴留,有利于手术野的显露和预防膀胱损伤;重大手术需在麻醉后留置导尿管,以利观察尿量。

5、口腔卫生准备:麻醉后,上呼吸道道德一般性细菌容易被带入下呼吸道,在术后抵抗力低时易引起肺部感染并发症,因此患者入院后应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如有活动性假牙应在进入手术室前摘下,以防麻醉时脱落或误吸入气管。

三、常见的麻醉方式有那些

1、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麻醉药物,使患者处于无痛、无意识状态的一种麻醉方式。在全身麻醉下,患者会失去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意识,同时肌肉会松弛,为手术操作提供便利。

2、局部麻醉也称部位麻醉:是指在病人神志清醒状态下,局麻药应用于身体局部,使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被阻断,局部区域失去感觉的一种麻醉方式。局部麻醉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类型分为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麻醉、神经传导阻滞麻醉等。

3椎管内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的不同腔隙,使脊神经所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阻滞麻醉两种方法。椎管内麻醉常用于下肢和腹部手术,是国内目前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感疼痛。

、麻醉后的恢复是怎么样的?

手术结束后,患者会被转移到恢复室,监测生命体征和麻醉药物的代谢。在恢复室内,专科护士会密切监护患者的意识、呼吸、循环等情况。患者逐渐从麻醉状态中清醒过来,可能会感到头晕、恶心或嗜睡这是正常的反应,通常会在数小时内逐渐消退。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疼痛不适,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药物镇痛或其他疗法。一般在麻醉后数小时内,患者可以开始饮用水和进食。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可以逐步开始轻微的活动,如起床、翻身、行走等。在麻醉后,患者需要遵守医生和护士的建议,并注意以下事项:休息充足,避免剧烈活动和提拿重物;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止痛药、抗生素等;观察伤口和穿刺部位是否有异常,如红肿、渗液等;注意个人卫生和手部清洁,预防感染;如有异常情况或不适,及时向医生或护士咨询。

六、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了解和掌握一些麻醉的基本知识,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操作,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和顺利性。同时,患者也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监测和观察,及时向医生和护士报告不适和异常情况。只有医护人员和患者通力合作,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