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不足或效果不佳导致体内血糖水平升高而引起。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能引起病变,导致多种并发症,不但会导致机体出现多个器官的损害、如心、脑、肾、眼等,严重者甚至导致残疾,危及生命安全。本篇文章将对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进行阐述,并了解防治方法。
1、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
1.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视力丧失。这一并发症主要源于长期高血糖状态对眼部微血管的损害,导致视网膜发生一系列病理性改变。高血糖对视网膜的微血管系统造成直接损伤,其中最为显著的表现是微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这种改变会导致血管周围的水分、蛋白质等物质渗漏至周围组织,引起视网膜水肿,使得视网膜组织膨胀,影响了正常的视觉传递过程。除了水肿外,高血糖还会引起视网膜微血管的出血,形成小片状或大面积的出血斑,不仅直接影响视觉,还可能导致瘢痕组织的形成,加重病变。
1.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人体长期暴露于高血糖水平时,肾脏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逐渐引发了糖尿病性肾病,这种病症通常分为五个阶段,从最初的肾小球滤过率异常到晚期肾衰竭。初始阶段患者可能并无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
1.3糖尿病胴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通常在血糖极高的情况下出现,主要由于机体胰岛素不足,导致细胞无法充分利用血糖而转而分解脂肪产生能量。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酮体,如乙酰乙酸和β-羟基丁酸,它们在高浓度下可导致血液酸性增加,形成酮症酸中毒。早期症状包括“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疲乏、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和深快,甚至呼出烂苹果味的气息。在病情严重阶段,失水加重,表现为严重的脱水症状,患者反应迟钝,甚至昏迷不醒。
1.4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进而影响患者双下肢的感觉和血液循环,糖尿病足的主要特征包括足部感觉减退、疼痛、溃疡和感染。由于神经病变导致患者对足部的感觉减弱,可能出现刺痛、麻木或沉重感,使得患者难以察觉足底的创伤。并且血管病变使得足部血液供应不足,延缓了伤口的愈合过程。两者结合使得即便是小小的擦伤或磨损也可能发展成溃疡。如果不及时治疗,溃疡容易感染,甚至可导致严重的组织坏死。感染可蔓延至深层组织,引发更为复杂的问题,最终面临截肢的风险。
2、防治措施
2.1规律运动
大量的研究表明,规律运动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运动有助于维持健康的心血管系统,降低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风险因素。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有效利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特别重要,胰岛素敏感性的提高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初期可以选择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并控制适宜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保证运动对血糖的控制效果。
2.2严密监测
糖尿病患者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多次每日的血糖监测,了解自身血糖水平的变化。此外,需做好糖化血红蛋白监测、血压监测、血脂监测、眼底检查等,合理的监测和管理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2.3饮食均衡
糖尿病患者应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尽量在日常生活中选择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以稳定血糖。并控制饮食中的热量摄入,以及限制饮食中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有效预防和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结语
糖尿病并发症防治需要进行综合管理,需及时予以患者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同时日常生活中应严密监测血糖水平,采取相关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