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我国糖尿病人群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适当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轻体重,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自身的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其他生物学作用障碍所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器官和系统都出现损害,尤其是对眼、肾、神经以及心血管的长期损害、功能不全以及衰竭。
2.运动对糖尿病的影响
运动和饮食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主要手段,药物治疗在运动和饮食控制的基础上才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如果是糖耐量异常的患者,仅仅依靠合理运动和控制饮食就可以有效控制住自身的病情。适当运动可以控制患者体重,降低患者血糖,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糖尿病患者还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比如冠心病、脑卒中等发生的风险。此外,适度运动还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减轻骨质流失,预防骨质疏松。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还可以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陶冶情操,放松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什么情况不适合进行运动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各种感染、酮症酸中毒以及高渗综合征恢复期的时候都不适合进行运动。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比较严重的血管并发症的时候,需要严格选择运动方式,并且控制运动量,避免由于不当运动所导致的心脑血管意外发生。如果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时候,患者的视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运动可能会造成患者眼底血管破裂出血,所以不宜进行运动。此外,血糖波动比较大的患者在进行运动的时候可能会引起低血糖,所以也不宜运动。
4.糖尿病患者适合哪些运动方式
4.1瑜伽
瑜伽运动轻柔节律,对于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改善身体的平衡性具有重要作用。瑜伽的运动强度不高,在提高患者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可以放松患者的身体,提高患者身体的灵活度和柔韧度,坚持锻炼能够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降低血糖的作用。
4.2游泳
游泳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提高肺活量,增强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在短时间进行高强度的游泳训练能够充分调动血液中的葡萄糖,并且加快血液流动速度,降低血糖水平。但是在进行游泳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空腹,并且在下水前一定要做好拉伸运动,避免抽筋。
4.3散步
散步是最容易坚持的一种运动形式,并且散步对于体重基础比较大的患者来说也不会对膝盖和脚踝造成伤害。如果在散步的时候想要适当增加一些难度,可以选择有坡度的路线或者是爬楼梯。在吃完饭之后散步可以使血糖更加缓慢地上升或者是降低,所以建议在吃完饭后适当散步。
4.4慢跑
慢跑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形式,通过慢跑可以大大消耗糖尿病患者身体中的热量,促进排毒,在保护患者心肺功能的同时还可以锻炼患者的呼吸功能。慢跑具有一定的强度,适合身体状况良好,有着一定运动基础,并且没有心血管疾病的青年糖尿病患者。
4.5力量训练
除了有氧运动外,力量训练也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情况,力量训练可以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肌肉和骨骼强度,预防与糖尿病相关的关节和骨骼问题,提高肌肉力量。
5.结束语
运动能够极大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在选择运动方式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并且长期坚持,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