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送你几大护理要点

时间 :2024-01-16 作者 : 李丹 来源: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导致心肌组织的坏死和功能损害。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心肌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几大要点,包括早期护理、急性期护理和恢复期护理。

1早期护理

1.1快速识别和确认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和体征

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包括剧烈的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护理人员应该迅速识别和确认这些症状,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1.2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启动急救措施

一旦怀疑患者可能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人员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启动急救措施。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1.3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电图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此外,进行心电图监测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1.4给予氧气和止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常伴有剧烈的胸痛,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氧气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并给予止痛药物以缓解疼痛。止痛药物可以包括硝酸甘油、吗啡等,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来决定使用哪种药物。

2急性期护理

2.1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

在急性期护理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是至关重要的。心电图可以提供关于心脏功能和心律的信息,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血压监测可以评估患者的循环状态和血液供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2给予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给予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血栓的形成和进一步的心血管事件。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和华法林,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

2.3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患者及家属

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和家属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心理冲击,护理人员应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应对情绪和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倾听、安慰和解答问题来减轻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和恐惧。

2.4保持患者的休息和安静环境

在急性期护理中,保持患者的休息和安静环境对心肌的恢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同时,控制噪音和光线刺激,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3恢复期护理

3.1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心功能

在恢复期护理中,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心功能是必要的。心电图可以评估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心功能评估可以了解心脏的收缩力和泵血功能。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下降等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3.2促进患者的体力活动和康复训练

恢复期是患者逐渐恢复体力和功能的阶段,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体力活动和康复训练计划。逐步增加活动强度和时间,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心肺耐力和肌肉力量。

3.3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患者及家属

在恢复期,患者和家属可能面临各种心理和情绪的挑战,护理人员应继续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和家属理解疾病的特点和治疗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3.4鼓励患者戒烟和改善饮食习惯

戒烟和改善饮食习惯对于心脏健康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讨论戒烟的重要性,并提供戒烟的支持和资源。此外,指导患者采取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减少盐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结语:

通过早期、急性期、恢复期等护理措施,可以减轻症状和疼痛,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奠定基础,也可以预防并处理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并且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身体功能和心脏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