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冠心病患者应该如何改变生活方式

时间 :2024-01-12 作者 :​ 时红宝 来源: 菏泽市牡丹区中心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冠心病治疗的过程中,改变生活方式是管理和控制冠心病的有效途径。作为冠心病患者,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生活方式,从而降低疾病发作风险,提升生活质量。那么,冠心病与哪些生活方式有关?又应如何改变生活方式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1. 冠心病与哪些生活方式有关?

1.1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摄入一些高胆固醇、高盐、高糖食物,并且暴饮暴食,这些食物和饮食习惯都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发作风险。

1.2运动不足

久坐、不积极运动、运动习惯不规律等因素都会导致心肌营养不良,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导致冠状动脉出现粥样斑块,增加冠心病发作风险。

1.3吸烟

香烟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会引起血管收缩,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导致冠脉痉挛,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

1.4过度饮酒

酒精是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肌病等疾病的高危因素,同样也会损害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导致患者患上冠心病。

1.5长期精神压力

精神压力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持续的精神压力状态下,会发生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管壁损伤等问题,进而造成冠状动脉形成粥样斑块,并发展为冠心病。

2.冠心病患者如何改变生活方式?

2.1调整饮食习惯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合理饮食是非常重要的。日常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高盐和高糖食物,在饮食中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坚果和鱼类等富含健康脂肪、纤维的食物,以帮助降低血脂和控制体重。

2.2适度规律运动

冠心病患者想要控制病情,降低疾病发作风险,应当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并确保运动有规律。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控制体重,并且有效改善血脂水平。但是患者应注意,应当避免过度劳累或者突然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2.3坚决戒烟

冠心病患者必须全面戒烟,戒烟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粥样斑块的形成,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如果患者无法通过自我约束达到戒烟目的,可以寻求医生、专家或者社会戒烟支持组织的帮助和指导,采取合理的戒烟方法或者使用一些替代品,从而成功戒烟。

2.4限制饮酒

过度饮酒不仅会引起冠心病发作,还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心脏疾病,所以冠心病患者应当限制饮酒量或者完全戒酒。患者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从控制饮酒量开始,逐步达到戒酒目标。

2.5加强心理调节。

冠心病患者应当学习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来应对精神压力,患者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活动,比如深呼吸、冥想。并且,与亲人、朋友进行更多的社交互动,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患者可以在睡前听一听音乐,或者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从而有效缓解心理压力。如果无法通过上述方式进行心理调节,患者可以到医院的心理门诊,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及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应对心理压力。

以上是冠心病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的相关知识,赶紧收藏起来吧!冠心病这种疾病与生活方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患者在平时一定要注意,按照医生的建议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防止疾病发作和恶化。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