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眼、肾、心脏等受到影响,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对于糖尿病患者,护理可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糖尿病的护理知识您知道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1饮食护理
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正确指导下合理饮食,只有保证良好的饮食控制效果,药物才能够发挥显著作用。若一味依赖药物治疗,忽视食物的影响,难以产生良好疗效。在饮食方面,患者每天需要保证一日三餐,早中晚热量依据1/3、1/3、1/3或1/5、2/5、2/5的比例分配。在体力活动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应保证饮食定时定量。对注射胰岛素或容易产生低血糖的患者,需在三餐间加餐。不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在食物烹调中,尽量选择蒸、煮、炖、焖、凉拌等方式,不食用油炸食物。
2用药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药物为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常使用的口服降糖药包含磺脲类、双胍类。磺脲类药物主要为优降糖等,适合仅采取饮食疗法无法获得良好控制效果的轻中型无酮症患者。双胍类药物主要为苯乙双胍,对症状轻、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性患者具有适用性。对于重症糖尿病患者,常通过胰岛素治疗。在护理工作中,应全面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药物,掌握用法用量、在用药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等,正确指导患者用药,确保患者做到按时按量服药,避免患者出现自行增减药量、过量用药等行为。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不能将其冷冻,以免出现温度偏高或偏低情况,也不能将其剧烈晃动。在胰岛素注射前1小时将其从冰箱中取出,普通胰岛素在饭前半小时注射,鱼精蛋白性锌胰岛素在早饭前1小时注射。当长效与短效胰岛素共同使用时,先抽短效,后抽长效,注射部位应保持与上次注射部位的一定距离,预防皮下组织萎缩、增生,避免由于局部红肿等导致胰岛素的吸收受到影响。
3运动护理
在糖尿病护理中,适量运动是重要护理内容,可帮助患者控制血糖,也能够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体重等。在运动护理中,应帮助患者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针对糖尿病患者情况分析,应采取有氧运动,包含散步、慢跑、游泳等。采取有氧运动能够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产生对患者血液循环的积极影响,使患者的血糖水平获得下降。还可以采取瑜伽、太极等低强度运动,利用此类运动使患者的身心状态放松,减轻身体疲劳,缓解心理压力。在运动过程中,应注重频率。糖尿病患者每周应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强度有氧运动,也可以采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在平时生活中,患者应通过做家务、走楼梯等提高活动量,加强患者的能量消耗,降低血糖。在患者运动前,采取相应准备活动,避免由于直接运动导致肌肉拉伤等情况。同时,还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免造成脱水情况。糖尿病患者应在运动过程中携带糖果、高糖饮料等,在出现低血糖情况后及时处理。
4皮肤护理
在护理工作中,应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个人卫生,确保皮肤清洁,预防泌尿系感染的产生,实现对糖尿病足的预防。糖尿病足如图1所示。在平时生活中,患者应加强对双脚的保护,不能穿过紧的袜子与硬底鞋,避免发生足部溃疡。还需要使用温水洗脚,不能过热,在洗脚后擦干并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在此过程中,不能使用频谱仪开展足部治疗,避免造成烫伤。
图 1糖尿病足
5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对血糖的监测,利用血糖仪、连续血糖监测系统、血糖贴片等方式帮助患者掌握血糖情况。在遇到生病、运动等特殊情况时,监测频率应提高,依据监测结果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属于慢性终生性疾病,并无根治方法,患者需长期接受用药治疗。而且,也要在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开展科学护理,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效果,使患者获得生活质量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