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如何预防内瘘感染?

时间 :2024-01-11 作者 : 李玲 来源:广西容县汇康血液透析中心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通路,尤其对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高脂血症患者来说,一旦发生内瘘感染,不仅会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内瘘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皮肤、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随着感染发展,可以出现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全身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积极抗感染治疗。

1注意保护内瘘

1)穿刺部位避免感染,患者在穿刺部位要穿棉质内衣,不要摩擦穿刺点,以免引起感染。每天用棉球蘸碘伏消毒两次,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2)不要用手抓局部皮肤,避免内瘘局部感染。

3)不要在穿刺点以外的地方擦东西,如有污物,要及时擦拭干净,防止感染。

4)尽量不用手触摸内瘘侧手臂或手部,避免细菌从皮肤进入到内瘘里。

5)患者应保持内瘘侧手臂清洁、干燥。可以使用专门的贴膜或者粘贴条保护内瘘侧手臂。

6)患者在平时活动时,如散步、骑自行车等运动时,避免用力过猛或长时间压迫内瘘部位,防止血管受压和血肿形成。

7)透析时不要将手放于血管内进行任何操作(如进食、穿衣、修剪指甲、活动等)。

8)患者在平时活动时,要尽量避免对内瘘的挤压和撞击。

9)如果出现发热等异常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

(10)平时不要把自己的内瘘手伸向别人的静脉处进行静脉输液和抽血等操作。当自己的手臂血管条件较差时,不要触摸自己的静脉和血管周围皮肤以及其他部位的皮肤。

2提高自身免疫力

1)适当运动,维持良好的心肺功能,可以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坚持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对于改善内瘘血液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2)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不吃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

3)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防止内瘘栓塞

4)患者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因情绪波动。家属应多陪伴患者,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

5)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治疗。切忌自行使用抗生素和抗感染药物。

3正确穿刺

1)透析前应充分活动手腕关节,可以有效预防穿刺点感染。

2)每次透析前,患者应提前准备好输液用品,避免穿刺点及血管内输液和输血,以免因输液或输血导致内瘘感染。

3)透析结束后应及时松开穿刺部位的弹力绷带或弹力套袖,以防止血流量不足致内瘘栓塞,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4)在透析期间应注意观察内瘘部位有无肿胀、出血、渗血等异常情况。

4规范透析和血液净化操作

1)规范透析前准备:患者透析前要用肥皂和清水清洗双手,更换透析服装,必要时使用酒精进行消毒,按照操作流程进行透析。

2)规范血液净化操作: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器,及时清导管内的血凝块,保持透析管路通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3)规范消毒和监测:患者每次透析结束后用清水擦拭透析器表面。每周进行一次血液透析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在结果出来后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4)规范透析后处理:患者透析结束后要对透析器进行充分的冲洗,避免血凝块堵塞导管和透析器管路。如果出现透析器管路堵塞、透析液流出不畅、血液不能顺利排出等情况时,要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5做好个人卫生

1)内瘘发生感染时,患者应注意避免使用内瘘侧手臂进行剧烈运动、不能使用内瘘侧手臂提重物、避免穿刺点受伤及感染。

2)保持内瘘侧手臂卫生,避免炎症发生。

4)患者使用的敷料要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敷料,注意局部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5)定期修剪指甲,勤换衣袖,保持内瘘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6)适当增加内瘘侧手臂活动量,促进血液循环。适度进行上肢锻炼有助于促进内瘘血管成熟,提高内瘘的使用寿命。

7)合理饮食,保持体重稳定增长。合理的饮食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性疾病发生。体重过高、过低都会增加血液透析时的难度。适当控制体重增长,对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高脂血症患者尤为重要。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