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患有慢性胃肠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临床中多称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诱发因素较多,在相关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胃黏膜发生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并可能伴有糜烂、胆汁反流,但无胃黏膜萎缩、化生的慢性炎性改变。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一般治疗措施以及中医治疗等,但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治疗效果好。遂本文就围绕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论述,向大家科普相关的知识。
1.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因素有哪些?1.1刺激性食物
长期食用烈酒、浓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过饥或过饱等无规律的饮食方式,均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1.2吸烟
烟草中的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长期大量吸烟尼古丁会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下血管收缩和痉挛,导致胃黏膜缺血缺氧,从而破坏胃黏膜,并且尼古丁还会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导致胃运动功能失调,使胆汁反流入胃造成胃黏膜损害,从而导致慢性炎性病变。
1.3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
1.4胆汁反流
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胆汁反流入胃,如手术、药物、胃肠动力障碍等会损伤胃黏膜,引起慢性胃炎。
1.5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也会导致胃炎的发生。例如,长期精神压力、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使胃黏膜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胃炎。
1.6其他因素
除上述因素外,长期过量饮酒也会造成胃黏膜破坏,并且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会对胃黏膜形成损伤,从而诱发慢性浅表性胃炎。
2.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危害有哪些?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肠胃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引发以下危害:
2.1胃黏膜受损
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能导致胃黏膜持续受到炎症刺激,进而引发胃溃疡、胃穿孔、胃出血等严重疾病。
2.2诱发并发症
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不及时或病情恶化,可能引发胃溃疡、急性腹膜炎、萎缩性胃炎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加重病情,影响生活质量。
2.3免疫力下降
慢性浅表性胃炎会影响营养代谢、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内分泌等,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其他疾病。
2.4生活质量降低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常伴有腹痛、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正常生活及工作。
2.5全身影响
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全身衰弱、疲软、厌食、体重减轻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和整体免疫机能。
3.慢性浅表性胃炎怎么治疗效果好?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好坏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等。以下是一些建议,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3.1病因治疗
针对具体的致病因素进行治疗。例如,如果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如果是非甾体抗炎药物引起的,则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3.2饮食调节
生活中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增加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保持饮食规律,少食多餐,进餐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3.3生活方式调节
戒烟、戒酒,避免熬夜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锻炼习惯,以减轻症状。
3.4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H2受体阻滞剂、PPI抑制剂等)、促进胃动力的药物、改善胃功能的药物以及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3.5心理调适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心理因素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3.6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3.7配合中医治疗
可以考虑结合中医治疗,如中药调理、针灸、拔罐等方法,以改善胃部症状。
总之,慢性浅表性胃炎本身的危害不大,但是长期得不到干预和治疗会导致症状持续加重,最终诱发诸多不良问题。因此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需要注意尽早治疗,遵循医生建议改变错误生活和饮食方式,并合理使用药物,以保障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