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重症病人由于病情急重、变化迅速,其康复护理较为困难。所以,急重症病人的康复护理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熟练的操作技能,并且掌握各种急救技能。要有综合运用康复治疗技术,使其尽快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因此,如何做好急重症病人的康复护理,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急重症病人康复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探讨:
1、抢救
1.在抢救病人时,对病情较重的患者要给予迅速准确的诊断和急救措施。在处理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并发症的预后要有较强的预见性。
2.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尽量满足抢救和治疗的需要,并给予合理、充分的营养支持。
3.严格掌握入量、入液速度和速度。严格掌握输液速度,若速度过快可引起心律失常、肺水肿或脑水肿,甚至引起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
4.应建立并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和不必要的检查,减少创伤。
5.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体位,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以便及时有效地吸出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等。
2、体位
正确的体位是病人早日恢复功能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根据病情给予各种体位,如卧床病人可采取半卧位、坐位或站位,坐位时应注意臀部抬高。另外,昏迷病人的卧位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口腔分泌物、呕吐物等误吸。对于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应及时处理,防止大小便失禁及其他并发症。
3、意识和呼吸
急重症病人意识障碍的康复护理,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昏迷、脑出血、脑水肿等急性意识障碍的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口腔护理,防止舌根后坠引起窒息。对于呼吸道阻塞或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应及时予以吸氧。如有昏迷、脑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于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保护性隔离,防止意外的发生。对长期昏迷者,要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4、肌肉力量
对急重症病人的肌肉力量的康复护理,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
(1)对神志清醒而呼吸困难或肺部有感染者,可做深呼吸运动;
(2)对昏迷、不能自主呼吸者,应进行气管插管吸痰;
(3)对吞咽困难者,应指导病人练习吞咽动作。对有吞咽困难或不能耐受流质食物者,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
(4)对下肢瘫痪、肌肉萎缩的病人,可进行有目的的肌肉力量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5、运动训练
急性创伤病人常伴有严重的循环功能障碍,如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不能进行有效的运动训练,将直接影响康复进程。因此,应尽早开始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包括床上运动和床下运动,对于重症病人,特别是重度烧伤病人,卧床时间长,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关节僵硬,很容易引起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骨质疏松。因此应尽早开始床上运动训练,如做肢体被动活动、肩关节被动活动、踝泵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