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急救知识,人人需掌握

时间 :2024-01-11 作者 :王卫国 来源: 曹县韩集中心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急救知识并不复杂,只要掌握一些简单的原则和方法,就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急救场景和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急救意识和能力。

1.呼吸道异物梗阻

当遇到呼吸道异物梗阻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法

施救者站在患者的后面,脚程弓步状,前脚置于患者两腿之间,一手握拳并将拇指置于患者脐上两公分处,另一手抓住拳头,向后向上猛推(儿童手法同成人)。

当患者体型大于施救者或昏迷时,可采用卧位腹部冲击法,具体操作流程为:患者仰卧面对病人,骑跨在病人髋部,一手掌根置于剑突与脐之间,另一手叠加,向上快速冲击腹部,直至异物排出。

如果患者怀孕或肥胖,可实施胸部快速冲击法,取代腹部快速冲击法,手法等同于腹部冲击法。

对于婴儿,我们可以采用通过拍背和胸部快速冲击解除婴儿窒息。请勿使用腹部快速冲击。

气道梗阻自救

1)用坚硬的物体抵住腹部,连续弯腰抵压。

2)一手握拳,另一手握住此拳,拳心置于脐上两公分处,双手快速向上向内快速冲击五次,直至异物排出。

2.心脏骤停

当遇到心脏骤停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确认现场安全(评估)

原则:保证着自己的安全再救人,如病人有触电先切断电源。

2)判断意识,启动EMSS(呼叫)

判断有无意识

采取拍打双肩、大声呼唤、按压穴位等方法来判断患者有无意识,方法:成人—轻拍重唤;婴儿—手掌拍足跟。

大声呼救

没有反应立即呼叫,启动应急反应系统(EMSS),或拨打“120”,寻找AED,切记不得随意晃动伤员,不得拍打其他部位,以免加重伤情。

3)判断脉搏和呼吸

早期识别心脏骤停非常重要,对于专业人士,摸颈动脉搏动,颈动脉在喉节旁开23cm处,中、食指横放颈部中央(喉结处),向一侧水平滑动23cm。同时观察有无正常呼吸,对于非专业人士,无需判断脉搏,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4)胸外按压

按压体位

呼救同时,迅速将被抢救者摆成水平仰卧位,头不可高于胸部。摆放地点必须是坚实的平面上。翻身时整体转动,注意保护颈部。保持身体平直,无扭曲。施救者跪于病人右侧,与患者肩部平行。

按压部位

快速找到按压点,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儿童及男性),按压的深度和频率、通气比,用力按压5~6cm;频率100-120/;通气比率30:2

按压姿势

身体微前倾,双臂伸直,腕、肘、肩关节呈一直线,与被抢救者胸部垂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身体重力垂直向下有规律的按压。注意每次按压后,胸廓需完全回弹,不可在每次按压后依靠在患者胸上。

按压手法

双臂伸直,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紧扣并上翘,仅以掌根部接触胸壁,掌根长轴与胸骨长轴平行,掌根部始终紧贴胸壁,下压和放松时间为1:1,放松时胸廓完全回弹,掌根不离位。

关键要点

成人每次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频率100~120/分,每次按压后确保胸廓完全回弹,持续按压,尽量避免按压频繁中断,每次中断时间不能超过10秒,直到病人有反应或救护车赶到。若有二位以上施救者,可每2分钟(5个周期)交换1次。

5)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

将头偏向一侧,清除患者口中的杂物,假牙,血液或呕吐物等。

体位:

将病人平卧位,置于硬地板上,使用仰头抬额法使病人口腔与咽喉呈直线。

操作手法:

术者站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用力将头部往下压,右手置于病人下颌骨下缘将颜部向上向前抬起,可以起到通常呼吸道的作用。

开放气道的手法包括托颌法(保护颈椎的方法),圧额抬颌法,按年龄分打开气道的角度为成人头后仰90°,儿童头后仰60°,婴儿头后仰30°

人工通气法包括口对口与简易呼吸器两种方式,人工通气吹气量以胸廓轻微鼓起为标准。第二次吸气要侧头。吹气时间为1秒,换气时间与吹气相等,每按压30次,给与通气2次,为一个循环,五个循环后复检,评估颈动脉和呼吸。

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

按压后能触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病人面色、口唇、指甲、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出现自主呼吸,神智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及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6)早期CPR(30:2)

每进行30次胸部压缩后,要进行2次人工呼吸。

7)早期除颤(AED)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