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院内感染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避免交叉感染?

时间 :2024-01-06 作者 :​ 崔艳艳 来源: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院内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期间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感染现象。它可能源于医务人员、患者或环境中的病原体,也可能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如空气、飞沫、直接接触等。院内感染对患者的健康恢复和医疗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并可能导致并发症和延长住院时间。因此,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重要责任,需要采取一系列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

4f0cdca8108e97b3_html_a82f23f022df8a2c

一、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传播

这是最常见的院内感染传播途径之一。当患者、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员直接接触到感染源,如患者的体液、皮肤、伤口或污染物时,病原体可以通过手部传播给其他人。

2.空气传播

某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悬浮传播,特别是在一些特定操作时产生的微小飞沫。例如,呼吸道疾病(如结核病或流感)或手术室中的手术冷冻机等设备使用时。

3.飞沫传播

当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或进行类似活动时,会产生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如果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可能会感染病原体。该传播途径通常是较短距离的传播。

4.无菌操作和消毒不当

当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时,如果操作不当或消毒程序不完善,可能会引入致病菌。这些致病菌可以直接感染患者。

二、常见的预防措施

1.手卫生

正确的手卫生是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医务人员和患者应经常洗手或使用合适的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在接触患者前后、触摸污染物之后或执行无菌操作之前,特别需要注意洗手。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湿润双手,取洗手液(或肥皂)涂抹至少15,然后用流水冲洗干净并彻底擦干。

2.个人防护装备

医务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操作需求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口罩可以阻挡呼吸道分泌物的传播,手套可以防止直接接触患者体液,护目镜或面罩可以避免眼部和面部粘膜暴露于感染源。患者也应尽可能佩戴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3.暴露控制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尤其是接触到血液、体液、呕吐物等污染物时,应采取相应的暴露控制措施。这包括正确使用手套、穿戴防护服和面罩、进行良好的污染物处理等。通过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可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定期消毒和清洁

医疗设施和设备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病原体的存活和传播。医疗机构应建立清洁消毒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清洁消毒频率和方法。常见的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和过氧化氢等。在清洁过程中要注意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并保证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符合规定。

5.医疗废物处理

医疗废物是潜在的传播感染的载体,其正确的处理对于预防院内感染至关重要。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废物分类、包装和处理。不同类型的废物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如合理使用封闭式垃圾袋、采用适当的消毒方法、及时将废物交由专业处理机构进行安全处置等。

6.患者隔离

对于确诊或疑似感染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减少感染的传播范围。隔离方式包括单人房间隔离、负压隔离、正压隔离等,具体措施需根据病原体的传播特性和患者的病情确定。同时,医务人员应遵循相应的防护流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进入隔离区域,并注意隔离区域与非隔离区域的交叉污染。

7.教育和培训

通过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院内感染预防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他们对感染预防的认知和意识。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演练,确保每位医务人员都具备正确的行为习惯和操作技能,以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