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脑梗塞恢复期焦虑要怎样护理

时间 :2024-01-06 作者 :​ 于海霞 来源: 承德县中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脑梗死的患病率呈现增长态势,这与日常生活压力大以及饮食习惯不佳等因素密切相关。脑梗死的术后恢复期是指发病3个月后,在此阶段后梗死病灶已经形成疤痕增生,患者的神经功能症状、体征已经逐渐平稳,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偏瘫、感觉异常、失语以及构音障碍、共济失调等后遗症。这些后遗症的产生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心理,若是不注意护理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消极心理加重,从而诱发其他不良问题,因此重视和加强脑梗塞恢复期焦虑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1、脑梗塞恢复期焦虑的原因有哪些?

1.1身体功能受限

脑梗塞恢复期的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等,这些限制可能导致患者在生活、工作等方面遇到困扰,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1.2心理压力

脑梗塞恢复期的患者及家人往往对病情恢复有很高的期望,但康复过程的缓慢和不确定性可能使患者感到心理压力加大,从而诱发焦虑。

1.3社交障碍

由于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身体功能受限,可能影响到他们的社交活动,使得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从而产生孤独、焦虑等情绪。

1.4家庭负担

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家庭成员往往要承担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康复训练等重任,长时间的家庭照顾可能导致家庭成员心理压力过大,产生焦虑情绪。

1.5经济压力

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费用较高,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可能给家庭经济带来沉重负担,从而导致患者及家人产生焦虑。

1.6生活节奏改变

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需要长时间休息和康复,突然改变的生活节奏可能导致患者心理难以适应,从而引发焦虑。

1.7担心复发

脑梗塞患者在恢复期往往担心病情复发,这种担忧可能使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

2、为什么要重视脑梗塞恢复期焦虑的护理?

2.1保障治疗效

焦虑情绪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可能会对疾病产生恐慌、担忧和不安等情绪,这些情绪可能导致患者对治疗产生抵触或消极心理,从而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而重视护理能够减少这些消极情绪,对保障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2.2促进康复

焦虑情绪可导致患者对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和毅力下降,从而影响康复进程。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需要进行严格的康复训练以恢复受损的功能,而焦虑情绪会降低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专注度和执行力,使康复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注意消除或者减轻消极情绪,以促进康复。

2.3保障生活质量

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忧疾病进展和担心成为家庭负担而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这些问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和精神状态。而重视消极情绪干预和引导能够改善这一现状,对保障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2.4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患者免疫力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容易引发其他疾病。此外,焦虑情绪也可能导致患者忽视疾病的日常护理,进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重视心理干预很有必要。

3、脑梗塞恢复期焦虑要怎样护理?

在脑梗塞恢复期,焦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反应。为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和护理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

3.1心理护理

首先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感受和担忧,解答他们的疑虑,并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情感支持

尽量陪伴患者,给予关爱和温暖,避免让他们感受到孤独和无助。或者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3.3社交互动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有助于患者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缓解焦虑情绪。

3.4放松训练

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训练,有助于减轻焦虑症状。此外,适量的运动也能帮助患者释放紧张情绪,提高心理舒适度。

3.5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度休息。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油腻食物,以减轻焦虑症状。

3.6寻求专业帮助

如患者焦虑症状持续加重,应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可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总之,在脑梗塞恢复期,对患者的焦虑护理应注重心理支持、情感关爱和生活习惯调整等方面,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