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冷,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相较于儿童肺炎的治疗,肺炎的护理也非常重要,若是护理不到位不仅会造成肺炎症状加重,而且还会诱发其他问题,对小儿生长发育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为避免这一现象,家长要掌握肺炎的护理要点,以确保患儿能够快速康复。以下就对小儿肺炎的护理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护理一:环境管理
在小儿肺炎的护理中环境管理最为重要,但是多会被家长忽略,导致患儿康复较慢。为促进患儿能够快速恢复,家长要注意环境管理,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患儿休息,保持室内整洁,避免尘埃和病毒滋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二氧化碳积聚,但要注意避免穿堂风,以免患儿受凉;室内温度保持在25-28℃,湿度保持在60%—70%,过于干燥的空气不利于痰液排出,而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霉菌滋生;尽量避免让患儿接触呼吸道感染者,以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家长还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做好护理工作。
护理二:饮食管理
小儿肺炎护理中的饮食管理非常重要,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过于油腻、辛辣、刺激以及过咸、过甜的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并且肺炎患儿需要补充适量的优质蛋白,以维持身体所需,可以选择瘦肉、鱼、鸡蛋、豆腐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康复。此外,肺炎患儿水分蒸发较快,需补充适量的糖水、盐水,以保持水分平衡,对于发热、胃口较差的患儿可以选择流质食物,如牛乳、米汤、蛋花汤等,退热后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等。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如有高热可给予退烧药物,如布洛芬,体温不超过38.5℃时可采取物理降温方法,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护理三:呼吸护理
患有肺炎后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因此家长要注意呼吸护理,及时清除患儿呼吸道的痰液和鼻腔中的分泌物,以利于肺泡通气量增加。并且根据孩子的病情采取适当的体位,如半卧位、侧卧位等,以利于痰液的排出,定期帮助孩子拍背或改变体位,以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对于重症肺炎患儿应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以确保氧供充足,同时根据医生的建议为孩子提供氧疗,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呼吸困难。而且对于恢复期的孩子可以进行适当的呼吸训练,如深呼吸、慢呼吸等,以增强肺功能,呼吸护理中需要注意若是出现呼吸困难、鼻翼扇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护理四:口腔护理
由于肺炎患儿食欲不振、咳嗽等原因,口腔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口腔疾病,因此家长要定期用温开水清洗患儿的口腔,避免口腔感染。可以将温开水倒入干净的杯子中,用柔软的棉签或毛巾蘸水轻轻擦拭患儿的口腔黏膜、牙齿和牙龈,避免用力刷牙或刮擦,以防损伤口腔黏膜。同时肺炎患儿因为呼吸困难容易出现口唇干燥、口腔黏膜破损等情况,家长可以适当给患儿涂抹润唇膏,保持口腔湿润,防止口腔黏膜受损。此外,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口腔有无异常症状,如口腔黏膜破损、牙齿松动等,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护理五:运动锻炼
小儿肺炎康复期间的运动锻炼非常重要,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促进肺部功能的恢复。在进行运动锻炼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针对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散步、跳绳、游泳等有氧运动。并且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锻炼,以免加重心肺负担,开始时可选择较轻松的运动,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强度。尽量每天进行运动,每周至少保持3—5次,每次运动时间为20—60分钟。运动中要注意选择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锻炼,避免拥挤、污染严重的场所,运动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引发感冒,加重肺部症状。而且在锻炼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面色、呼吸、心率等指标,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运动强度或暂停锻炼。
总之,在小儿肺炎康复期间进行科学护理有助于促进孩子快速康复。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