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如何确保有效通气并减少并发症

时间 :2024-01-06 作者 :​ 何颖 来源: 张家口市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机械通气是一种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它是在病人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呼吸机)使病人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机械通气可以完全脱离呼吸中枢的控制和调节,人为地产生呼吸动作,满足人体呼吸功能的需要。它通过建立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形成肺泡通气的动力,并提供不同氧浓度,以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降低呼吸功能,改善或纠正缺氧、CO2潴留和酸碱失衡,防治多脏器功能损害。机械通气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呼吸衰竭、肺部疾病和其他呼吸系统问题。

1.呼吸衰竭:当患者无法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时,机械通气可以帮助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氧合和二氧化碳排放。

2.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气肿、哮喘等,机械通气可以提供呼吸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气体交换。

3.其他呼吸系统问题:如呼吸肌疲劳、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机械通气可以提供呼吸支持,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确保机械通气患者的有效通气的护理措施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清理呼吸道,通过吸痰、雾化等方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分泌物堵塞气道。

1.定期吸痰:通过吸痰管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根据患者病情和管道清洁情况,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防止细菌滋生。

3.保持合适体位:根据患者病情,保持合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侧卧位,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4.雾化吸入:通过雾化吸入装置将药物溶液转化为微小颗粒,进入呼吸道,起到消炎、化痰的作用。

二、调整呼吸机参数

1.遵循医嘱: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指导,调整呼吸机参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呼吸机参数的调整。

2.逐步调整:在调整呼吸机参数时,需要逐步调整,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呼吸机的表现,及时调整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观察患者反应:在调整呼吸机参数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记录参数变化:在调整呼吸机参数后,需要及时记录参数的变化,以便于后续的治疗和评估。

三、预防感染

1.严格消毒:对呼吸机管道、吸痰器等医疗器械进行严格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2.双手清洁: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必须严格遵守洗手规范,确保双手清洁。

3.呼吸道护理: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细菌滋生。

4.口腔护理: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降低感染风险。

5.预防交叉感染:对于多位患者使用同一呼吸机的场合,需要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四、心理护理和支持

1.建立信任关系: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其需求和担忧,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

2.解释治疗过程:向患者解释机械通气的原理、目的和注意事项,让其了解治疗过程,减轻焦虑和恐惧。

3.倾听和安慰: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给予安慰和支持,鼓励其积极面对治疗。

4.提供舒适环境: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减少噪音和干扰,有助于减轻焦虑情绪。

5.家属支持: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关爱和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心。

6.安排社交活动: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排一些社交活动,如听音乐、看电视等,增加患者的娱乐性和舒适度。

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措施

机械通气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气压伤、通气过度、通气不足等。以下是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气压伤:

预防:限制通气压力,对有诱发气胸原发病存在的患者慎用PEEP和PSV模式,必要时镇咳。

处理:发生气胸应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

二、通气过度:

预防:分析患者产生通气过度的原因,尽可能去除这些影响因素。

处理:若估计引起通气过度的因素已经去除,动脉血气分析仍提示通气过度,应考虑调整机械通气的参数,先将患者的呼吸频率降至正常水平,对呼吸频率正常的患者可酌情将呼吸频率降至正常低水平,其次可酌情将原先设置的TV或MV降低,可根据氧分压水平分次调整,最后可适当缩短呼气时间,必要时可以应用反比呼吸。

三、通气不足:

预防:适当调整呼吸机的参数,主要调整I/E,是患者在不增加呼吸做功的前提下促进二氧化碳排出。

处理:适当调整呼吸机的参数。

此外,还有感染等并发症需要注意预防和处理。为了避免感染,需要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和其他医疗器械。对于已经出现感染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抗感染治疗措施。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