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病,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通常与显著暴露于香烟烟雾等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相关,宿主因素也会导致个体进展为慢阻肺病,包括:基因异常、肺发育异常和加速老化等。多在中年发病,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有哪些?
1.遗传因素:慢阻肺病有遗传易感性。
2.年龄和性别:年龄是慢阻肺病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慢阻肺病患病率越高。慢阻肺病患病率在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报道不一致,但是,有文献报道女性对烟草烟雾的危害更敏感。
3.肺生长发育:妊娠、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直接和间接暴露于有害因素时可以影响肺的生长,肺的生长发育不良是慢阻肺病的危险因素。
4.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哮喘不仅可以和慢阻肺病同时存在,也是慢阻肺病的危险因素,气道高反应性也参与慢阻肺病的发病过程。
5.低体重指数:低体重指数也与慢阻肺病的发病有关,体重指数越低,慢阻肺病的患病率越高。吸烟和体重指数对慢阻肺病存在交互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哪些诱发因素?
1.吸烟:吸烟是引起慢阻肺病最主要的病因,吸烟开始的年龄越早,时间越长,每天吸烟量越多,患病率越高。临床上,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是导致慢阻肺病最常见的疾病,这两种疾病均可能由吸烟所致。
2.燃料烟雾:柴草、煤炭和动物粪便等燃料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有害成分,例如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未燃烧完全的碳氢化合物颗粒与多环有机化合物等。
3.空气污染:颗粒物质(PM)和有害气体物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一氧化碳等),如高剂量杀虫剂,对支气管黏膜有刺激和细胞毒性作用,空气中PM2.5的浓度超过35μg/m3时,慢阻肺病的患病危险度明显增加。
4.职业性粉尘:当职业性粉尘(二氧化硅、煤尘、棉尘和蔗尘等)的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久,可导致慢阻肺病的发生。
5.感染和慢性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病发病和加剧的重要因素,病毒和(或)细菌感染是慢阻肺病急性加重的常见原因。儿童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与成年时肺功能降低及呼吸系统症状的发生有关。
6.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与慢阻肺病的发病也有密切关系,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群发生慢阻肺病的概率较大,这可能与室内空气污染、居室拥挤、营养较差有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1.慢性咳嗽
是慢阻肺病常见的症状。咳嗽症状出现缓慢,迁延多年,以晨起和夜间阵咳为著。
2.咳痰
多为咳嗽伴随症状,痰液常为白色黏液浆液性,常于早晨起床时剧烈阵咳,咳出较多黏液浆液样痰后症状缓解;急性加重时痰液可变为黏液脓性而不易咳出。
3.气短或呼吸困难
早期仅在劳力时出现,之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活动后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病的“标志性症状”。
4.胸闷和喘息
部分患者有明显的胸闷和喘息,此非慢阻肺病特异性症状,常见于重症或急性加重患者。
另外,慢阻肺病可伴有呼吸系统症状的急性恶化,称为慢阻肺急性加重。重度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可因呼吸衰竭引起缺氧和体内酸碱平衡紊乱,进而导致精神神经症状,如嗜睡、头痛、神志恍惚等。晚期患者常见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营养不良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可以缓解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
(2)抗炎药物:如皮质类固醇、茶碱等,可以减轻COPD患者的炎症反应。
(3)其他药物: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抗氧化剂等,也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2.生活方式干预
(1)戒烟:戒烟是预防和治疗COPD的重要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2)饮食调整: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3))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体能,增强抵抗力。
(4)心理支持:COPD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因此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
3.氧疗
对于严重缺氧的COPD患者,氧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通过吸氧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缺氧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4.机械通气
对于病情严重的COPD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机械通气来辅助呼吸。这包括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两种方式。无创通气是指通过面罩等方式进行通气,而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则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方式进行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