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小孩子磕磕碰碰是常见的事情。其实,小孩子磕碰一下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是,作为家长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做好相应的处理,同时平日里也要多加防范,避免出现严重的磕碰伤。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小孩子不慎磕伤了颌面部该怎么办?不要惊慌,要冷静下来,做好基础性的判断,如伤在哪、是否损伤颅脑等等。在冷静判断后,就需要进行紧急的治疗干预。那么,一旦遇到小孩子颌面部外伤又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听我来一一为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经过初步的应急处理和伤情观察,此时镇定下来的家长们,要分清外伤的种类。外伤的种类实在太多,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发生了需要去医院就诊的情况,建议还是直接去医院询问医生的意见。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大多数医生给予的建议,还是处于对孩子身体健康的考虑,其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较高。
针对常见的开放性伤口,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就是缝合。无论是口腔内的伤口,还是口腔外的伤害,都是可以进行缝合的。一般情况下,如果伤口不大,可以自行愈合的伤口,医生都不会建议缝针处理,只是针对一下可能性比较大的伤口,才会建议缝针处理。所以,对于颌面部创口,一般都是采用可吸收的精细缝线,不需要拆线。
对于缝针处理,可能有一部分家长会担心孩子会不会留下疤痕的问题,这里需要明确一点,小孩子的颌面部皮肤很薄,如果创口到达真皮层以下,那么,留下疤痕是无可避免,只是疤痕是深是浅而已。而人们常说的,“自己长好的伤口没疤,缝过的伤口有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并不存在这种情况,同时疤痕的深浅主要和缝合技术、伤口清洁程度以及个人体质有关。在临床医学上,最近研制出一种全新的药品,叫做组织胶水,针对出血不多、张力不大、较为浅显的伤口,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都能愈合的情况下,这种治疗方式下愈合的伤口,其留下的疤痕会比缝针要小,但是,这种方式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外伤。具体的外伤治疗,还是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其次,如果颌面部外伤的伤口不深、不大,就不需要医生进行处理和干预,只需要家长们做好清洁工作就行。如果是口腔内的伤口,在平日里一定要注意食物的选择,最好选择略凉的流质食物,同时,要注意多喝水,不要因为疼痛而减少饮水量。虽然喝水并不能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但是却能起到冲洗的作用,同时,还能刺激唾液分泌,让唾液中的溶菌酶,对伤口进行消毒。如果是口腔外的伤口,浅表的擦伤,用清水洗干净就行,消毒液之类的不是特别必要。
最后,鼻子摔得特别重的情况,一般是很少见的。这主要是由于小孩子的鼻子最突出的地方大多是软骨,还没有骨化完成。但如果摔破鼻子出血不止,要用耳鼻喉塞填补;如果是少量出血,则需要捏住鼻翼根部就行了,同时对鼻梁进行冷敷,能更快速的止血。
除此之外,如果出现以下几种外伤,就需要特别注意一下:(1)下巴正中磕伤:这个位置收到外力撞击,力道容易传递到双耳前的颞下颌关节,小孩子骨质柔嫩,容易造成骨折,虽然当时没有症状,但远期出现张口受限,张不开嘴,或者下颌骨发育不良。(2)腭部被条状、棍状物品捅伤:条状物品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筷子、勺子、衣架、笔、水管、吸管等,位置较深、较隐蔽,易被忽略,但腭部肌肉是对语言影响很大的肌肉,一旦伤口处理不好,就容易感染,并形成疤痕挛缩,最后影响孩子的语音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