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发现泌尿系统及全身性疾病。很多患者在面对尿常规检验报告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其实,尿常规检验结果并不复杂,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您也能看懂。
1、颜色:正常尿液为淡黄色至琥珀色,如果颜色过浅、过深等都要引起注意。
2、浑浊度:正常尿液为澄清液体,尿液浑浊多见于尿中伴有絮状物、脓尿或血尿。
3、气味:尿液出现特殊气味,如烂苹果等味道,提示某些疾病。
一、尿常规各项目的意义
1、隐血和尿蛋白:正常情况下为阴性,但是如果长时间站立、运动、发热和感染等情况,也可能会有符号“﹢”出现。一旦出现“﹢”提示异常,要及时就诊。
2、葡萄糖: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不应该有葡萄糖的,符号“﹢”越多说明尿液中的葡萄糖越多。此种情况多见于控制不佳的糖尿病。
3、酮体: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仅有微量的酮体,尿中酮体出现“﹢”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还可能因饥饿、严重腹泻、营养不良等引发。
4、尿胆原及胆红素:正常为阴性,出现“﹢”时多与黄疸密切相关,提示可能出现肝脏疾病,需要肾脏科和消化科共同诊治。
5、尿红细胞:泌尿系的损伤、感染或者结核、肿瘤、结石等疾病,都可以导致尿液中的红细胞增多。如果尿血合并尿频、尿急、尿痛,考虑泌尿系感染。如果尿血合并腰部疼痛,考虑泌尿系结石。如果尿血合并高粱米汤样红色的尿,还有尿频、尿急、尿痛,考虑泌尿系结核。如果是无痛性的肉眼血尿,最常见的就是泌尿系肿瘤,需要做泌尿系造影确诊。因此,该项指标一旦出现向上的箭头,一定要及时到肾脏专科就诊。
6、尿白细胞:若该项指标出现向上的箭头时,通常与泌尿系统的感染相关,也与前列腺炎、阴道炎、盆腔炎等疾病相关。
7、管型:如果尿液中出现了管型则提示肾脏出现了实质损害,需及时到肾脏专科就诊。
二、尿液标本怎么留取才能减少尿常规检查的误差
需要做到这几点:一是留标本之前,要保持尿道口清洁。二是最好收集晨起第一次的“中段”尿液标本。三是最好在1至2小时内送检。四是女性留取尿液标本时,最好避开月经期。一旦发现尿常规检查中的异常,无论有无症状,建议到医院及时咨询专科医生。
三、尿常规检验报告解读
1、对比正常范围:首先,了解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然后将您的检验结果与正常范围进行对比。
2、关注异常指标:若尿常规检验报告中某项指标超出正常范围,需密切关注。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3、综合评估:尿常规检验报告中的各项指标之间存在相互关联。需要综合评估各项指标,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全面分析。
4、咨询专业医生:如有疑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了解检验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四、尿常规检验的注意事项
1、采集尿液标本:尿常规检验需采集新鲜尿液标本。尽量在早晨第一次排尿时采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空腹检查:部分尿常规检验项目要求空腹进行,以免食物影响检验结果。
3、避免干扰因素:在采集尿液标本前,避免食用红色或蓝色食物,以免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
4、遵循医嘱: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务必遵循医生建议,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如何正确对待尿常规检验结果
1、保持理性:面对尿常规检验结果,要保持理性,不要过分担忧。如有疑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2、遵循医嘱: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复查或进一步检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3、调整生活方式:根据尿常规检验结果,调整生活方式,如改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等,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
尿常规检验是了解泌尿系统和全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掌握尿常规检验报告的解读方法,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