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生孩子的“鬼门关”产后出血,有哪些原因呢?

时间 :2023-12-24 作者 :​ 路士芬 来源: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头号杀手”之一,全球每年有数十万孕产妇因此丧生,因此也被称为“生孩子的鬼门关’”。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既包括生理因素,也涉及医疗操作和疾病因素。本文将带领大家了解产后出血的多方面原因,助力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关注产后健康。

一、什么是产后出血?

在医学上把分娩后24小时内流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小时至24小时3个时期,多发生在分娩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在分娩24小时以后,并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阴道流血过多,严重时导致休克和贫血。晚期产后出血还可能导致感染和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产后出血对于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子宫收缩乏力:这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在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子宫会收缩并逐渐缩小,将胎盘从子宫壁上剥离下来。然而,如果子宫收缩乏力,就会导致胎盘无法正常剥离,从而引起产后出血。

2.胎盘因素:胎盘因素也是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胎盘滞留、胎盘植入或胎盘部分残留,会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

3.软产道损伤:软产道损伤是指分娩过程中产道组织受到损伤,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产程过快、胎儿过大、产时用力不当或使用产钳不当等原因导致的。软产道损伤会引起产后出血,但这种情况通常可以通过及时缝合来控制。

4.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是指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液凝固异常。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死胎及胎死宫内时间过长等原因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会引起产后出血,但这种情况通常可以通过输血和抗凝治疗来控制。

3.防范产后出血的措施

1.加强孕期保健:孕妇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和筛查,接受孕期保健指导,合理安排孕期饮食起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同时,孕妇还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通过加强孕期保健,可以及早发现和处理妊娠期并发症和合并症,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2.积极治疗妊娠期并发症和合并症:如果孕妇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等并发症和合并症,应该积极治疗,以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3.合理使用缩宫剂:在分娩过程中,合理使用缩宫剂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但是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缩宫剂,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导致子宫收缩过强或胎儿窘迫等不良反应。

4.及时处理胎盘因素:如果存在胎盘滞留、胎盘植入等胎盘因素,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以避免影响子宫收缩和导致产后出血。

5.加强产后观察:产后应该密切观察阴道流血和子宫收缩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同时,产妇应该保持平卧位、保暖、给氧等措施,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子宫收缩。

6.及时应用抗生素:产后应该及时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和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四、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宫缩剂:对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可以应用缩宫素、麦角新碱、前列腺素类药物等宫缩剂来促进子宫收缩,从而减少出血。

2.手术治疗:对于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引起的产后出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宫腔填塞、子宫压缩缝合术、结扎盆腔血管等。

3.介入治疗: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通过介入技术将栓塞剂注入出血动脉,阻断血流,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4.输血和抗休克治疗:对于出血量较大的产后出血,需要进行输血和抗休克治疗,以维持生命体征。

产后出血是分娩后一种严重但相对较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而通过科学合理的产前评估、分娩过程监测和产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在现代医学的指导下,通过及时有效的干预,我们有信心降低产后出血对母婴健康的风险,使分娩成为一个相对安全的过程。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