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与治疗原则是什么

时间 :2023-12-24 作者 : 范立强 来源: 济南市历城区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仲宫镇锦绣川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一、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

在中医理论中,精神疾病通常被视为体内阴阳失衡或心神失养所导致。中医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理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身体的疾病常常会影响到心理,反之亦然。以下是一些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

1.阴阳失衡:在中医的理论中,维持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是保证健康的关键。阴阳失衡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包括精神疾病。例如,如果体内的阳气过盛,可能会导致心火旺盛,从而引发失眠、心烦等症状。相反,如果体内的阴气过盛,可能会导致精神萎靡、抑郁等。

2.心神失养:中医理论认为,“心藏神”,即心脏主管人的精神活动。如果心脏功能失调,可能会导致心神失养,从而引发精神疾病的症状。长期思虑过度、劳心过度等都可能损伤心脏功能,从而导致焦虑、抑郁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使人难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脏腑功能失调: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各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任何一个脏腑的功能失调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包括精神疾病。例如,脾胃功能失调可能导致气血不足,从而影响到心脏的功能,进而导致失眠、心悸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干扰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

二、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原则

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在治疗精神疾病时,中医强调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以及所处的环境等因素。

2.辨证施治:中医治疗精神疾病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

3.调理脏腑功能:中医认为,精神疾病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因此,治疗精神疾病时,中医强调调理脏腑功能,使其恢复平衡。常用的调理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等。

4.注重心理治疗:中医认为,精神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因此,中医强调心理治疗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中医心理疗法等。

5.综合治疗:中医治疗精神疾病强调综合治疗,即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中医还强调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等方面的调整,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三、常见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

1.抑郁症: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中医认为其多由肝气郁结、脾虚生痰等原因导致。治疗抑郁症的常用中药包括柴胡、芍药、陈皮等疏肝解郁的药物,以及茯苓、半夏等祛痰的药物。针灸治疗抑郁症也有一定的疗效,常选用百会、太冲等穴位。

2.焦虑症:焦虑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中医认为其多由肝肾阴虚、心火旺盛等原因导致。治疗焦虑症的常用中药包括生地黄、枸杞子等滋阴的药物,以及黄连、莲子心等清心火的药物。针灸治疗焦虑症也有一定的疗效,常选用内关、神门等穴位。

3.失眠: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中医认为其多由心肾不交、心脾两虚等原因导致。治疗失眠的常用中药包括酸枣仁、夜交藤等养心安神的药物,以及黄芪、党参等补益气血的药物。针灸治疗失眠也有一定的疗效,常选用百会、四神聪等穴位。

4.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中医认为其多由痰火扰心、心胆气虚等原因导致。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中药包括菖蒲、郁金等豁痰开窍的药物,以及酸枣仁、龙骨等养心安神的药物。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也有一定的疗效,常选用百会、神庭等穴位。

总之在面对这类具有风险隐患的精神病患者时,选择送到医院进行观察和治疗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同时 ,在家属方面也要随时保持着关注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促使他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向往和自信 。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