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献血小知识

时间 :2023-12-21 作者 :​ 黄新宇 来源: 灵山县中医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国家为什么要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1到目前为止,血液不能人工合成,也无其它替代品。临床患者的急救、治疗等血液来源只能由健康公民献血提供。

2个体有偿供血者由于多次频繁献血,血液质量下降,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同时为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3实行无偿献血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共济行为,是无私奉献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4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

二、基本的献血常识包括了解献血的条件,献血的意义,献血有无危害,以及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1、献血的条件

生理条件:

年满18周岁。即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男性体重超过50kg,女性体重超过45kg

身体状况:

体温正常,感冒、发烧、咳嗽、拔牙等使用药物一周后血压不能出现降低的情况,要求没有贫血,没有一些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做过大手术一年内不宜献血,小手术三个月内不宜献血有传染性疾病、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等都不能献血;献血前一个月内接受疫苗者不可献血;女生避开月经期和经期前后三天等情况要暂缓献血。

禁忌:

近期没感冒并且没有服用过镇痛类药物。如服用阿司匹林在三天内会降低血小板的某些功能,所以在献血前三天不要服药;献血者保证有充足睡眠,不要熬夜,不宜做剧烈运动。

饮食方面:

切勿空腹献血;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的习惯进餐,少食含脂防的食物,献血前适量多喝水或糖水;献血前不饮酒,尤其是不能饮烈性酒;睡眼要充足,不宜做剧烈运动。

2献血的意义:

献血是为了救助生命,减轻患者的痛苦。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发生时,血液的供应会出现急剧的短缺,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及时的献血,可以保证血液供应的充足,从而为患者的生存提供保障。

3.献血有无危害:

按照正常规定进行献血,对身体并不会造成危害,相反适量的献血能够促进血液的再生,对身体有一定的益处。

三、献血后的注意事项:

1)抽血后出现的问题及如何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

抽血后出现头晕、胸闷不适等症状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的服用糖盐水或者以及适当的休息。穿刺部位止血不等于完全愈合,至少要在24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不要被不洁物品污染和搓揉。

2.个人活动要适度

献血后的几天不要从事高空、高温作业及驾驶车辆、体育比赛、通宵娱乐活动、不要待在过热的环境中。

3.补充营养不要过量

尤其反对乱补和避补。可以进食一些蔬菜、瓜果及豆制品、奶制品,新鲜的鱼、虾、肉、蛋等,但不要进吃过量或大吃大喝。 

4.喝水要比平时多,不喝咖啡或酒。

四、献血对身体有好处吗?

1有益血液新陈代谢。

一个人血液总量大约是体重的8%,体重50公斤的人,大约有4000ml的血液,其中,80%在血管中流动维持生命,20%储存在肝、脾等“血库”内,随时予以补充。

2献血可预防心脑血管病

献血可预防心脑血管病我们知道,如今人们由于体力活动的减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好多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地附着在血管壁上,最后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形成心脑血管病。

3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

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反馈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血细胞生成。

4献血可有效预防癌症发生

据有关研究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10%,患癌症的几率就会提高,而献血能排除体内过量的铁元素,因而可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

5、等于一次免费体检。

献血前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对献血者进行详细的健康征询,献血后还会对血液标本进行严格的检验,筛查艾滋、乙肝、梅毒等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