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骨折卧床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是什么

时间 :2023-12-21 作者 : 王凤慧 来源:青岛市黄岛区区立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当患者被诊断出骨折后,卧床休息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角色变得至关重要。骨折卧床患者的护理意味着提供全面的照顾和支持,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这不仅涉及到对受伤部位的专业处理和监测,还包括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等方面。因此,对于骨折卧床患者来说,护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护理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文章就骨折卧床患者护理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科普:

1. 定期检查患者病情

对于骨折卧床患者,定期检查病情非常重要。护士或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包括疼痛、红肿、温度异常等。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或并发症,如感染、压疮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检查中,应注意观察受伤部位的伤口愈合情况,是否有渗液、红肿、感染等迹象。此外,还要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以便在康复过程中进行及时调整。

2. 疼痛管理

骨折卧床患者常常会经历剧烈的疼痛,因此疼痛管理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根据医嘱,护士可以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缓解疼痛,如镇痛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在给药前,需要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评估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非药物方法来缓解疼痛,例如冷热敷、按摩、放松技巧等。护士还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疼痛感受,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疼痛管理计划。

3. 保持患者安全

骨折卧床患者在移动和活动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保持患者安全是护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护士应确保床边有固定的扶手和安全栏,以防止意外摔倒或滑倒。患者移动时应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避免突然变换体位或剧烈活动,以减少骨折移位的风险。此外在给患者上下床时,护士及医护人员还需要协助操作并使用合适的辅助设备,如轮椅、担架等,以减少二次伤害的可能性。

4. 促进血液循环

骨折卧床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不动,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为了促进血液循环,护士可以帮助患者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例如踝关节的屈伸活动、深蹲等。这些简单的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收缩和放松,促进血液回流。此外,护士还可以使用弹力袜或进行小腿按摩,以增加下肢血液循环。另外,护士还应鼓励患者正确使用床上升降器,定期改变体位,并及时进行皮肤护理,预防压力性损伤。

5. 防止压疮

骨折卧床患者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容易引发压力性损伤(压疮)。为了预防压疮的发生,护士应定期帮助患者更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患者的床垫和垫子也要选择合适的,以减少皮肤受到的压力和摩擦。在每次翻身时,需要使用正确的翻身技巧和辅助设备,避免对受伤部位造成额外的压力。此外,保持营养充足、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有助于皮肤健康和伤口愈合,减少压疮风险。

6. 饮食与营养

骨折卧床患者的饮食与营养摄入对于康复至关重要。护士应确保患者获得均衡的饮食,包括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是骨折愈合所需的重要营养素,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肌肉修复。维生素C和维生素D对于骨骼健康和免疫功能也很重要。护士应与营养师合作,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并监测患者的食欲和摄入量。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补充剂来满足营养需求。

7. 心理支

骨折卧床期间,患者可能面临着心理上的困扰,如焦虑、沮丧、无助等。而此时,士就扮演起了重要的角色,想要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护士应积极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通过有效的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信息和教育,帮助患者了解骨折康复的过程和目标,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合作意愿。护士还可以介绍患者参与支持小组或康复活动,以促进心理康复和社交互动。

8. 康复体验

骨折卧床患者的康复体验对于恢复和功能重建至关重要。护士可以与患者建立康复目标,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在康复过程中,护士应提供恰当的康复指导和监督,确保患者正确进行康复训练和活动。此外,护士还可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活动,如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以促进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的恢复。定期评估和记录患者的康复进展,为康复过程中的调整提供依据。通过全面的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骨折卧床患者而言,护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正确的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的关怀和支持也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骨折卧床患者的护理工作,充分了解护理的相关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