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指因胰酶异常激活对胰腺自身及周围器官产生消化作用而引起的、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甚至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急腹症。
一、病因
在我国,胆石病仍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其次为高甘油三醋血症及过度饮酒。
高甘油三醋血症性及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更常发生于年轻男性病人。老年病人以胆源性居多。
少见因素: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高钙血症、感染、药物、遗传、自身免疫疾病。
二、临床表现
1.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症状: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向背部放射。
2.休克表现:心动过速、低血压、少尿。三、实验室检查
1、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三倍,脂肪酶升高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特异度优于淀粉酶。
2、腹部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急性胰腺炎早期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胰腺水肿、胰周渗出、胰腺和(或)胰周组织坏死等。
3、对于可疑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病人,入院时或发病初期应常规进行超声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胆道系统结石。
四、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1.液体治疗:液体治疗首选乳酸林格液,生理盐水等晶体液。对于确诊急性胰腺炎的病人,应使用晶体液5-10ml/kg*h的速度进行液体治疗。
2、急诊ERCP的治疗:急诊ERCP无助于缓解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病情,仅适用于急性胰腺炎合并胆管炎及持续胆管梗阻的病人。
3、急性胰腺炎的镇痛治疗:镇痛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可能改善病人预后,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镇痛药物与方式。
4、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治疗:急性胰腺炎发病24 h 或48h 内启动肠内营养,但当病人存在胃排空延迟或幽门梗阻时,应使用鼻空肠管。
5、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合并静脉乳糜状血或血甘油三酯>11.3mmol/L 可诊断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需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以快速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尽快将甘油三酯水平降至5.65mmol/L。
6、对于腹腔高压的早期处理:腹腔高压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是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需采用包括增加腹壁顺应性、清除胃肠内容物、引流腹腔及腹膜后积液等综合措施降低腹内压,不建议早期行开腹手术。
7、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胰腺或胰周感染。
8、中药(大黄、芒硝及复方制剂)有助于促进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减轻腹痛、腹胀症状,可选择使用。
9、对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应用抗菌药物及穿刺引流可使部分病人免于手术,微创清创逐渐成为主流方式,开腹手术可作为微创治疗失败后的补充手段,胰腺或胰周感染是穿刺引流的重要指征,对于存在大量腹腔或腹膜后积液的急性胰腺炎病人,可进行穿刺引流,应早期(<72小时)拔除引流管,以减少继发感染。
10、复发预防:约20%的急性胰腺炎病人进展为复发性胰腺炎,针对病因的治疗有助于预防急性胰腺炎复发,如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的病人推荐尽早行胆囊切除术。
11、急性胰腺炎病人的随访:急性胰腺炎病人康复后需进行规律随访以及时发现并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远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