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磁共振检查一定要注意!

时间 :2023-12-21 作者 :​ 王俊辉 来源: 北大医疗潞安医院医学影像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现阶段,磁共振检查已经变成了一种比较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但部分病人由于对该项检查的不了解,使得医生在建议其进行磁共振检查之后,病人因担心其对身体造成损伤,导致其不愿进行磁共振检查,也忽视了磁共振检查在诊断与治疗中的优势。所以,本篇文章主要是对磁共振检查相关知识进行科普,并对磁共振检查的注意事项进行简单的介绍,帮助大众加深对磁共振检查的认知与了解。

一.什么是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检查又被被称为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检查等,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是利用外部磁场与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在特定的射频脉冲作用之下产生的磁共振现象,并由专业设备成像并将其呈现出来的一种检查方式,磁共振检查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检查,如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使医生对病人检查部位是否存在病变以及病变的程度和范围等进行了解,进而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诊断,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一般来说,磁共振检查没有辐射,对人体也不会造成严重的损伤,但是因为磁共振检查的时间相对较长,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发热的情况,老年病人会出现轻微头痛等身体不适的感觉,通常在检查结束之后,其不适感就能够得到缓解。

磁共振检查与CT检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磁共振检查在软组织上的成像分辨率比较高,所需的检查时间也会比较长,检查费用也较为昂贵,而CT检查所需的时间比较短,检查费用相对较低,比较适合对急诊病人以及抢救病人进行检查。

二.磁共振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1. 由于磁共振检查的磁场是一直存在且具有较大强度,所以,在磁共振检查之前,需要确保病人以及陪同家属身上没有金属物品,如手机、钥匙、项链等物品,磁卡也应当拿出,避免卡消磁之后无法正常使用,还需要确认病人体内是否存在心脏起搏器、电子耳蜗、钛合金假牙等物品,具体需要按照检查部位的不同,提前与医生说明,判断其是否能够进行磁共振检查。

    2.与平扫检查相比,增强扫描能够更加清晰的将病人的病变情况显现出来,但是如果病人对造影剂过敏,禁止进行增强扫描检查,否则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还会危害病人的生命,而在对易过敏体质病人注射造影剂的时候,也应当谨慎使用。一般来说,用于增强的药物安全性比较高,其发生过敏的几率会低于CT增强药物,只有少部分病人会出现过敏的情况,如头晕、恶心、呕吐、荨麻疹等,严重的甚至可能会直接导致病人休克而死亡。所以,在对检查方式进行选择的时候,病人应当将自身的具体情况详细的介绍给医生,进而使医生安排适合的检查方式,避免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医疗风险。

    3.由于磁共振检查的时间会比较长,通常会在10分钟至30分钟左右,所以,对于幽闭恐惧症病人以及难以长时间保持不动的幼儿来说,不建议进行磁共振检查。

    4.根据病人检查位置的不同,其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例如,如果需要对肝脏部位进行检查,那么病人需要在检查之前禁食4小时至6小时;如果需要对膀胱部位进行检查,那么病人需要在检查之前憋尿;如果需要对胰腺部位进行检查,那么病人需要在检查之前喝完一瓶水;如果需要进行胸部、肺部检查,那么需要在检查的过程中配合机器的指令。
    5.此外,一般来说,核医学检查、CT检查不能够与磁共振同一天检查,在核医学检查3天之后才能够检查其他的项目,所以,磁共振检查通常是在核医学检查之前进行。在增强磁共振检查之后的30分钟之内应当留院观察,如果没有出现不适的情况则可以离开医院。

总而言之,磁共振检查作为一项较为常见的检查项目,病人在进行磁共振检查之前,需要对其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了解,并对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掌握,在检查的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和机器,这样才能够获得较为清晰的诊断图像,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提升诊断的准确性,还可以为医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持。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