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留置尿管小指南让您“管”理有方

时间 :2023-12-15 作者 :邹春莉 李名霞 黄素萍 来源: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当今社会,受环境与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导致因尿失禁、排尿困难、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及前列腺增生排尿不出等疾病人群增多,部分人群需要导尿并短期或长期留置导尿管。

什么是导尿术?导尿是指在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留置导尿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并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一段时间的方法。导尿及留置导尿管有可能引起尿路感染、漏尿、血尿、尿管脱出、疼痛或引流不畅、尿道外口出血等问题。据相关研究发现,留置导尿管更易并发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而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会造成患者心理负担增加家庭经济支出,延缓病情恢复,对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对医生而言,留置尿管性尿路感染会增加治疗的难度。那么如何做好留置尿管的管理呢?这份小指南来帮你忙。

首先,要注意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在接触导尿管或尿袋前后要洗手。当手部被尿液污染时,应立即洗手。

其次,卧床休息时,将尿袋要固定在床沿上。平时走路活动时,将尿袋固定在大腿外侧(人体站立,双手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手掌紧贴大腿的位置)。有条件者,可购买尿管固定装置固定尿管,增加舒适度,降低尿管脱落及尿路损伤等危险。保持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髋部),防止尿液从尿袋返流回至膀胱。留置尿管期间,避免牵拉尿管,防止尿管受压,扭曲,以免影响尿液流出。如果发现尿袋内没有尿液排出,感觉下腹胀,应及时检查是否尿管或尿袋堵塞引起,解决不了记得及时到医院就医处理。

最后,不要把尿袋放在地上,避免尿袋出口接触到地面。保持尿袋的密闭性、无菌性、通畅性。定期更换尿袋,及时倾倒尿液,尿袋容量避免超过尿袋的3/4。倾倒尿液避免溅洒,单独的容器来收集尿袋的尿液防止尿袋出口处碰装尿用的量杯,量杯要洗。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使用清水清洁尿道口周围区域和导尿管表面,以保持局部清洁。洗澡时,不能将尿袋浸泡于水中。每天适量多饮水,肾功能正常者,日饮水2000-3000ml,分多次少量饮,以达到内冲洗的目的。长期留置尿管者应根据尿管材质要求记得按时更换(乳胶尿管7天更换、纯硅胶尿管27-28天更换),留置尿管期间如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有结晶,下腹胀痛、尿液引流不出时应查找原因或及时过来找大夫哦。

留置导尿期间出现以下问题如何处理

1.导尿管阻塞的处理40%50%长期留置导尿人群存在尿管阻塞的问题,建议更换导尿管。经常发生尿管堵塞,应该积极查找病因,检查有无感染或继发结石的可能,及时到医院就诊

2.血尿的处理导尿后可出现血尿,通常是由于在导尿过程中前列腺和尿道受到插入导尿管的挤压损伤而发生,一般情况下可以自行缓解。首选多饮水,增加排尿,通过尿液冲洗尿管。如果血尿不能自行缓解,不要紧张,为避免形成血块堵塞导尿管,可到医院找大夫

3.尿液外漏的处理留置导尿后发生尿液从尿管与尿道间隙漏出,可调整导尿管位置,如果没有缓解应更换新的导尿管。如果尿液外漏是由于逼尿肌过度活动/膀胱无抑制性收缩所致,可找大夫开具抗胆碱类药物缓解尿液外漏现象。

4.导尿管气囊破裂的处理部分人群因个体原因,体内有结石或便秘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增加等因素,导致气囊在膀胱内破裂。对滑脱的导尿管要仔细检查气囊是否完整,观察排尿情况,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情况并及时就医[2]

留置尿管是一种侵袭性治疗,为细菌的逆行感染打开了门户,大量的临床证据表明感染是导尿及留置尿管最常伴随的征象。全球每年1.5亿人罹患尿路感染,所消耗的医疗费用约60亿美元,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对留置导尿管期间进行规范的管理,是预防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减少导尿相关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