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延长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命的“通道”--动静脉内瘘

时间 :2023-12-06 作者 : 米绪梅 ​ 来源: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下载

1 什么是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慢性血液透析的主要通路,将外周静脉与动脉吻合,增加静脉血流,增厚管壁。四肢的任何动脉与静脉邻近的部位均可以做内瘘,但是最为理想的部位就是前臂近腕部的桡动脉和头静脉做吻合。理想的内瘘能够保证足够的血流量,有较长一段动脉化的表浅静脉可以供血液透析反复穿刺使用,对于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影响也很小。一般成功的内瘘形成后通常可以维持使用4-5年。

2 动静脉内瘘的作用

动静脉内瘘具有安全、血流量充分、感染机会少等优点。透析每分钟循环至少200-300ml的血液,自身的静脉无法满足透析流量需要,动脉穿刺易发生血肿、穿刺困难以及感染并发症,限制临床使用,因此临床找到一种方法,就是将患者自身的静脉和动脉连接起来,满足血流量的需求的同时又能安全操作,故动静脉内瘘由此而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利用动静脉内瘘进行透析,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障透析顺利进行,具有经济、安全、使用时间长等特点。

3 动静脉内瘘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动静脉内瘘有相应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主要是用于血液透析。禁忌症:患者预存生活时间不足三个月,心血管系统不稳定,心衰未得到控制的以及低血糖患者,还有手术部位存在感染,以及同侧锁骨下静脉安装心脏起搏器等;四肢近端大静脉或中心静脉存在有严重狭窄、血栓或因邻近病变影响静脉回流;患者前臂Ailen试验阳性,禁止行前臂动静脉内瘘的端端吻合。

4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

穿刺前加强评估,采取看、摸、听、举四步评估法评估内瘘,其中看是指看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红肿、硬结、感染;摸是指摸血管走向、搏动及颤动强度;听是指用听诊器听内瘘血管杂音大小、音调、清晰度等;举是指抬臂试验,患者取卧位举起内瘘侧肢体,与身体呈90°左右,观察内瘘血管塌陷情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区域法、绳梯法、扣眼法穿刺方法,穿刺针则采用大号穿刺钢针或透析套管针。穿刺方向推荐向心穿刺,动静脉穿刺距离在5cm以上。

5 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及处理

5.1 出血与感染

一般渗血,可在局部轻轻加压,要防止压迫过重造成内瘘闭塞。若压迫止血失败,需排查是否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或内瘘回流障碍,需及时寻找医生解决。并发局部皮肤感染,有可能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内瘘破裂出血,仍需及时寻找医生帮助。

5.2 血栓形成

内瘘术后由于包扎过紧、低血压、低血糖等可能会形成急性血栓,因此新瘘术后要注意观察瘘的震颤和杂音。内瘘使用中的血栓形成,往往与瘘体血管出现狭窄、压迫时间过长过久相关,需及时寻找医生解决。

5.3 动脉瘤形成

多为新建立的内瘘使用的太早,血管比较浅,内瘘血流量大,静脉壁太薄或者是同一个部位反复穿刺所导致的。禁止在任何类型的动脉瘤上穿刺,其表面较薄弱易于发生破溃及感染,静脉流出道的动脉瘤可采取血管成形术切除血管瘤,重新吻合血管,或使用人工血管做的桥接手术;一般避免在瘘管穿刺部位放支架。

5.4 心力衰竭

动静脉瘘后可使心脏回流血量增加、容量负荷增加,易并发心力衰竭,故建立动静脉内瘘前需充分评估心功能、尽量控制吻合口大小,避免高流量内瘘的产生。心力衰竭一旦发生,需积极药物或临时血液透析治疗,若为高流量内瘘所致,可能需行内瘘限流处理,必要时关闭内瘘,改用长期导管维持透析或腹透的方式治疗。

5.5 血管狭窄

血管狭窄可发生在内瘘血管的任何部位,多发生在瘘口、穿刺区域,与局部增生、透后压迫等因素有关。预防及处理应避免同一部分反复穿刺、避免透后长时间压迫或压迫过紧,定期彩超评估、自我检查很重要,经皮血管内成形术或内瘘重建可保证内瘘的正常使用。

5.6 感染

感染多见于穿刺区域或吻合口,与个人清洁、穿刺前消毒、穿刺后针眼护理不到位相关,感染部位应禁止穿刺,手臂制动,可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严重时应暂停内瘘透析,切除感染部位重新建立内瘘。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