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冠心病护理措施小科普

时间 :2023-11-29 作者 :刘小新 来源:潍坊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性损伤疾病,属于心脏病的一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病症,影响患者心肌供血水平。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一系列病症,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以及猝死等相关并发症。因此,需要加强冠心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从各个角度为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保证患者良好生活质量。我们从饮食、心态、运动、药物服用与风险因素控制等角度入手,为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能够培养患者冠心病正确护理认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那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护理冠心病吗?下面进行一一讲述。

一、饮食调节

日常饮食中,需要严格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并结合不同患者的具体表现,予以针对性的饮食安排,保证患者日常饮食社区营养的均衡。此外,饮食中需要避免高胆固醇、高含盐量与高脂肪含量食物的摄入,尽量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加工或者快餐等可能会造成机体健康损伤的食品。日常饮食中需要加强纤维素的摄入,选择纤维素含量丰富的水果、谷物与新鲜蔬菜,用作饮食。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正确的饮食更有助于病症的恢复,对于管理质量提升也有所促进。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饮食,尽量避免脂肪、盐、糖含量较高食物的摄入,患者应汲取纤维素丰富或者omega-3脂肪酸的鱼类食物。

二、心态调节

科学研究表明,机体良好情绪的保障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因此冠心病患者护理时,需要为患者进行深呼吸技巧的教学,也可以通过鼓励患者扩大社交圈层的方式,减轻不良情绪,患者也可以通过冥想或音乐放松心情。一般来说,冠心病患者存在强烈的不良情绪,需要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辅助患者调整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状态。护理人员还需要针对冠心病患者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干预,告知患者止痛药应用的正确方法,在面对危急事件时及时处理才能够减轻患者压力。护理人员还可以结合冠心病患者实际表现,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咨询,告知患者临床症状与药物正确使用情况等相关知识。

三、合理运动

适当的运动对于患者健康身体状态有所保证,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在医生的推荐下选择进行散步、慢跑或者游泳等有氧运动。日常运动需要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运动,因为超负荷的运动会增加机体负担,导致身体状态变化,起到相反的效果。患者应保持标准的体重,标准体重有助于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保持合适的体重,遵从饮食与锻炼的建议。此外,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善,对于患者心肌耐受能力提升有所促进。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实际表现,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强度适宜的运动。

四、坚持用药

冠心病属于长期发展的疾病,因此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血管堵塞的问题。不仅如此,还会通过其他降压药物或者脂质代谢调节药物的应用,降低血管阻塞的风险。因此,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按时准确的服用药物,并定期对检查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良反应进行复查。冠心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自身的血压、心率与呼吸等生命体征,在发现异常问题时,需要及时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同时,需要注重自身病情的日常监护,一旦出现病症恶性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风险因素的控制

日常生活中,患者为了尽快恢复健康,需要做到戒烟戒酒。同时,患者需要避免情绪的过度波动导致的高血压问题,日常生活中对胆固醇水平进行控制。日常生活中需要尽量避免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温暖舒适的环境更能降低患者发病的风险。对于冬季气候较为寒冷地区的患者来说,患者在日常出行时需要佩戴帽子,以免室外空气过冷、室内空气过热导致血管冷热交替而引发病症。不仅如此,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防护,避免感染或者和传染病人群接触,以免出现病症感染加重身体负担。此外,高血压人群需要定期体检并进行心电图监测。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