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是临床多发外科疾病,主要发病人群集中于年轻患者,结合发病缓急可将其分为急性与慢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中发病率更高,通常是选择手术切除阑尾的治疗方式,虽然阑尾炎手术属于小手术,但如果不注意术后护理工作,也会增加患者疼痛与不适,阑尾炎患者手术后如何进行护理呢?接下来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阑尾炎术后护理那些事。
体位护理
在接受硬膜外麻醉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在术后需保持去枕平躺6小时,能够减少脑脊液外漏情况的发生,降低术后头痛几率;如果患者是接受全麻阑尾炎手术的话,在术后无须进行体位调整,在术后12小时可以帮助患者保持半卧位,有助于术后腹腔引流,减少盆腔中炎症物质的积聚,进而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避免过度疲劳
在术后需告知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确保精神状态的稳定,叮嘱患者术后不得熬夜,避免使身体出现过度疲劳情况,以免引起术后抵抗力下降。
3.保持排便通畅
如果患者在术后存在便秘,可以对患者饮食进行调整,同时对患者腹部进行适度的按摩,如果遇到排便不畅情况,可以给予患者通便药物,例如通便灵、开塞露,但是需注意不能长期为患者使用,以免影响术后康复。
4.病情观察
术后每隔2小时为患者测量1次血压、心率与脉搏,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或是心率、脉搏加快情况时,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出现伤口出血,如有出血情况需及时止血;在术后需要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减少引流管出现扭曲或是挤压情况,如果患者术后需经腹腔引流,需要关注引流液的颜色与性状,如有异常需及时进行解决;在术后需观察患者的神志,使患者保持清醒状态,及时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以免因呕吐、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
5.伤口护理
术后需要定期对患者伤口渗血、红肿情况进行观察,保证伤口不得与水接触,不得随意将纱布打开,定期为患者更换纱布与敷料,保证伤口的清洁与干燥,在换药时需保持无菌操作;如果患者伤口周围出现脓性分泌物,需要及时开展细菌培养,以便进行对症处理;在拆线后需告知患者不得立刻进行洗澡,需要确保伤口干燥3天以上再洗澡;如果伤口出现疼痛,可以协助患者保持半卧位,以缓解伤口处的疼痛感,此外术后需及时给予患者抗生素药物预防术后伤口感染。
6.运动护理
在阑尾炎手术后6小时,可以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在术后24小时可以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如果没有出现强烈的疼痛感,可以指导患者更早下床活动,但是需注意不得进行大动作活动,术后及早下床活动能够促进肠胃蠕动,避免发生肠粘连情况,同时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患者长期卧床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患者可以间断性进行术后活动,在活动30分钟后进行休息,此外还可以搭配深呼吸运动,以改善术后心情。
7.心理护理
虽然阑尾炎手术属于小手术,但是为患者带来了一定的身心创伤,在术后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需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耐心回应患者的治疗疑问,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面对治疗。
8.饮食护理
阑尾炎术后患者肠胃功能较为虚弱,在恢复正常的肠蠕动之前,患者需保持禁食、禁饮,在术后2~3天,如果患者肛门排气后,表示肠道功能正在逐渐恢复,可以给予患者少量的流质饮食,例如米汤;在手术后5~6天后,如果没有出现腹部胀气,可以给予患者半流质的饮食,主要是瘦肉粥、鸡蛋羹等,需保证饮食清淡、易消化,同时确保营养均衡,避免给予患者生冷、坚硬、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严禁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限制患者食用豆类食物,避免引起腹胀;可以鼓励患者多喝水,能够对胃酸进行中和,同时能够降低患者脱水风险;在拆线以后,患者还需多摄入优质蛋白与粗纤维,例如牛奶、香蕉等,促进肠胃蠕动,保证排便通畅,减少腹泻、便秘情况。
阑尾炎患者手术后的科学护理是促进早日康复的重要基础,需不断提高对术后护理的重视,更好地呵护术后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