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磁共振知识知多少

时间 :2023-11-21 作者 :孙钰舒 ​ 来源:日照市中医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当我们谈论磁共振成像(MRI)时,我们是在讨论一种强大的医疗技术,它借助强磁场和射频波的力量,非侵入性地勾勒出人体内部结构的细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MRI已成为医学诊断的关键,特别是在清晰呈现软组织结构上。它在评估关节、脑病变及肿瘤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这一进步源于我们对原子核磁特性的深入利用。

一、磁共振成像(MRI)的基本原理

(一)核磁共振现象:MRI利用核磁共振原理,通过外加强磁场使特定原子核(通常为氢)与射频波共振,从而吸收并随后释放能量,产生可探测信号。

(二)磁场应用:MRI中强磁场使氢原子核磁矩排列一致,增强检测信号,为射频激发和信号获取奠定基础。

(三)射频激发:射频(RF)脉冲作用于共振态的原子核,打破其平衡状态,引发可检测的共振信号。

(四)信号检测与图像构建:接收器捕获信号,借助算法转化为图像,展现生物组织的详细对比,实现内部结构和功能映射。

二、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分类

(一)封闭式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该系统利用较高的磁场强度(通常1.53特斯拉)实现高分辨率图像,为深入疾病诊断提供详细视图。然而,其封闭型设计有时会导致部分患者感受幽闭恐惧。

(二)开放式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这种MRI系统的开放性设计减少了患者的焦虑和不适,虽然磁场强度较低(一般低于1特斯拉),但仍能满足大多数临床诊断需求,特别适合幽闭恐惧或身体较大的患者。

(三)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通过检测与神经活动相关的血流变化,fMRI技术能够在脑功能研究和认知功能图谱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揭示大脑的工作机制及其在各种神经病理状态下的变化至关重要。

三、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

(一)神经系统评价:MRI是识别和评估大脑和脊髓病变的优选方法,特别在检出脑肿瘤、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多发性硬化症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肌肉骨骼疾病诊断:其无辐射、高对比度成像特点使MRI成为鉴别骨折、鉴别软组织损伤如肌腱撕裂、以及评估关节病变如关节炎的理想选择。

(三)心血管系统检测:心脏MRI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手段,用于评估心脏解剖结构、心肌功能和心脏病的动态变化,对心肌炎、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四)肿瘤的识别与监测:MRI通过其卓越的软组织对比度,能够精准定位肿瘤的位置、判断肿瘤的性质和评估治疗效果,是现代癌症管理中的重要工具。

四、磁共振成像的患者准备与体验

(一)检查前的准备:接受MRI前,患者需除去所有金属物品,包括珠宝、眼镜等,并可能需要更换为医院提供的服装,以避免干扰扫描结果。医生会提供详细的指南,以确保患者体内没有任何金属植入物或器械。

(二)检查时的体验:在MRI检查过程中,需求患者在机器内部保持静止以获取清晰图像。尽管扫描时机器发出的响声较大,医疗机构常常提供耳塞或音乐来帮助患者放松。

(三)特殊患者的关照:对于无法轻松完成检查的特殊患者,如小儿或有严重焦虑的成人,医生可能会推荐轻度镇静以降低不适。某些医疗中心配备了儿童友好型MRI设备,以减少小患者的紧张情绪。

五、MRI的安全性和副作用

(一)金属植入物的影响:在进行MRI前,必须向医生声明体内是否有金属植入物,因为强磁场可能对某些植入物产生影响,引起位移或加热,造成安全隐患。(二)声音暴露问题:由于MRI扫描时产生的声音较大,可能导致不适,因此建议患者使用耳塞或专用耳机以减少噪音影响。

(三)造影剂使用的考量:尽管MRI造影剂引起的过敏反应较为罕见,但为确保安全,使用前需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过敏史询问,并在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使用。六、结论

磁共振成像不仅仅是一种医学检测技术,更是一座科技与创新的桥梁,它连接了物理学的深邃原理与医学的深切需求。随着技术的进步,其应用领域正不断拓宽,带来了个性化医疗和精准治疗的新可能。磁共振的故事还在续写,它的未来潜能同人类对健康探求的旅程一样,无限广阔。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