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如何用中医穴位保健干预高血压

时间 :2023-11-15 作者 :张华 来源:承德县甲山镇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高血压作为困扰中老年群体的常见慢性病,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民众生活压力与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加,使得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现已严重威胁我国民众身心健康。现阶段,临床在治疗高血压时,多选择予以患者药物扩张血管、同时控制饮食、情绪缓解病情,而中医认为高血压病与肾、肝密切相关,可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干预,来帮助血压恢复正常。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用中医穴位保健干预高血压进行如下科普。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动脉血压升高的慢性病,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基于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能够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的疾病,占血压增高患者比例的5%,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8fcd428963c1b88b_html_6724a7cb04ff161

二、如何用中医穴位保健干预高血压?

(一)太冲穴

位置。太冲穴位于患者大脚趾与二脚趾间的凹陷处,点按时有酸痛的感觉。

按摩方法。可以用拇指或者食指指腹点压,如果感觉手部疲累,不能坚持,也可以改用硬一点的东西按压,每天一到两次。

效果。按压太冲穴可以使整条肝经的气得到疏泄,有平熄肝风、健脾化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从而实现肝脏功能提升达到降压的效果,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基本穴。尤其一些高血压的急性期,在血压特别高的情况下按压太冲穴会有良好的作用。

(二)涌泉穴

位置。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按摩方法。令患者左腿盘放在右膝上,用右手手掌搓擦涌泉穴36次;再将右腿平放在左膝上,用手掌搓擦完毕,再屈伸双脚趾数次,然后静坐1015分钟。然后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作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地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

效果。对急性高血压引起的头疼、眼睛胀疼等效果特别好。

(三)太溪穴

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可感到动脉跳动。

按摩方法。用拇指有力下压,食指用力上抵,相互配合,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效果。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脾肾主气血,可以改善血管内氧气含量,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实现降压的效果,所以对高血压产生调理的作用。

(四)曲池穴

位置。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也就是在手关节上翻曲凹陷处。

按摩方法。患者每天早晚需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曲池穴,每次13分钟,按压时不得用力过大,防止造成二次损伤。

效果。曲池穴是大肠经的合穴,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作用,曲池穴能够调畅阳明经气血的运行,故而发挥其平肝潜阳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配合治疗高血压,咽喉肿痛、上肢疼痛、麻木等病症。现代研究显示,按摩曲池穴,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进而产生降压作用。

(五)足三里穴

位置。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

按摩方法。令患者坐椅上,用右手掌按膝盖骨正中央,轻抓膝盖,用中指的指腹垂直用力按压,直至有酸痛、胀、麻的感觉。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

效果。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作用,此穴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治百病、保健强身的名穴。按摩足三里可以调节肠胃功能,抑制神经兴奋,降低血压,一直以来被用于治疗高血压病。

(六)内关穴

位置。内关穴位于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

按摩方法。内关穴的正确按压方式是点揉法按压,点揉法就一手环握另一只手腕大拇指找准内关穴,按压在其上,有酸胀感后开始揉,直至症状有所缓解。

效果。内关穴是心脏的保护穴,对舒张压的降低有良效,不仅可以降压,还能强心,为降压首选要穴。按揉时有酸胀感扩散,效果更好。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