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中医治疗类风湿的秘诀

时间 :2023-11-15 作者 :翟春艳 来源:河北省故城县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提起类风湿,很多人都不陌生。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便是侵蚀性关节炎。该疾病没有特定的发作年龄,但一般在20-55岁群体中多发。患病后患者会出现关节肿痛的症状,严重者关节会丧失原有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在类风湿的治疗上有较强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秘诀。

1.什么是类风湿?

   类风湿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简称,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疾病,病情进展缓慢,病程长,一般以滑膜炎作为病理基础。在类风湿发病早期,患者通常会出现晨起关节僵硬、疼痛、肿胀等症状,到疾病晚期关节会发生畸形,并且丧失原有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范畴内,最早由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命名了一种叫“厉节风”的病名,其证型与现代医学中类风湿的症状非常接近。类风湿属于痹症,中医认为是由于气血堵塞而导致的,邪气入侵造成正气亏虚。具体来说,是患者的肝肾脾胃失调,对自身的正气造成损害,引得风、寒、湿、热、毒等侵入人体,并在关节部位停滞,造成气血堵塞。

2.中医治疗类风湿的秘诀

2.1辨清寒证与热证

   寒热证是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的证型。一般来说,早期、急性期多为湿热,后期多为虚寒,但也有一些患者在早期就会出现寒证。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症状、面色、局部皮色、温度、舌苔、脉象等来进行查证,以确定是否属于寒热。如果是实热,那就是以寒祛热,可以选择一些寒性的药物,再加上一些辛温的药物。如果是寒湿,那就是以热驱寒,可以选择一些散寒的药物,再加上一些活血祛湿的药物。但是在实际治疗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寒湿在体内久聚转变为湿热,祛热时无法将寒湿去除。尤其是在治疗过程中,寒证极易转化为热邪伤津。因此,在治疗时要注意观察脉证,随时调整用药。

2.2辨清实证与虚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由风寒、湿热、痰浊、淤血等引发,病邪入侵导致经络痹阻,气血流通不畅。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整个病程中,早期以实症居多,患者会出现晨起关节僵硬、疼痛、发热畏寒、全身酸痛等症状,中后期开始转变为虚症或者虚实混杂。《金匮要略》中指出,本病治疗的重点应当是补与通结合,在发病早期,就应当开始补肝益肾,在祛邪方药中添加川续断、熟地黄、桑寄生等药物。

3.  类风湿的中医治疗

3.1经方

   在类风湿的治疗中,桂枝芍药知母汤是比较常用的,这一经方的疗效非常显著,很多中医名家都采用这一经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用此经方时,可以适当加入当归、青风藤、鸡血藤、黄芪、怀牛膝,能够提升此经方的消炎、镇痛、消肿功效,并且能够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有效地调节。

3.2虫类药

   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在顽痹症的治疗中首次使用虫类药,他认为经络中有风邪,应当利用虫蚁将其剔除。在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多次记录了使用虫类药治疗热痹症、湿热痹症、久痹症的经历。近代医家朱良春经过四十余年的虫类药研究和实践,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提出了益肾壮督、虫类搜剔的治疗主张。他在益肾蠲痹丸中加入了八味虫类药,而该丸一共采用了15味药,足见虫类药的效用之显著。

3.3毒性药

   诸如川乌、草乌、雷公藤等毒性药,在合理的炮制方法和运用方法下,能够治疗很多疾病。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记载了用乌头汤治疗厉节风的方法。后世许多中医家在研究和实践中,也采用乌头汤有效地治疗了寒湿型类风湿。现代医家王士福通常将川乌、草乌并用治疗类风湿,并且指导患者间歇性大剂量服用,利用二者的毒性特征,提升治疗效果,加快起效。

   通过以上的讲解,相信您对于中医治疗类风湿的秘诀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医博大精深,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患者如果采用现代医学疗法收效甚微,可以尝试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除中药方剂、丸剂以外,还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针灸、理疗等,从而促进疾病恢复。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