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全面总结在这里!

时间 :2024-03-15 作者 :姜燕 来源: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中医养生是中国古代人通过探索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原理阴阳五行生化收藏的客观转化规律的智慧宝典。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中医养生的关注程度逐渐增加,但很多信息很难辨别真伪。为了让患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医养生,了解中医护理技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本文对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总结和介绍。

1 穴位贴敷法

穴位贴敷法在中医临床中较为常见,应用广泛,该措施的实施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以经络学说作为依据,将相关药物贴敷在病体对应的腧穴上,进而帮助提升药物治疗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副作用小等优势。穴位敷贴法对改善麻醉后副作用有积极意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鼻塞等状况除此之外,该方案可以达到慢性病预防以及强身健体的作用,实施价值高

2 皮内针治疗法

该方案是皮部理论和腧穴理论的有机结合,起源于《黄帝内经》,可以提升疾病治疗效果,起效迅速,有无痛无毒副的优点,安全性较高。除此之外,该措施操作相对简单,适应症包括便秘呕吐、恶心、腹泻、鼻塞、嗳气、头晕、咳嗽等。另外,对于近视突发性耳聋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泌尿疾病、慢性前列腺炎等该措施均可以发挥有效作用。

3 穴位注射疗法

这是一种通过将液体药物或水注射到穴位或特定部位来治疗疾病的常见方法。穴位注射疗法是经络、穴位和药物的有机结合,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该措施的主要适应症为打嗝、腹泻、恶心、呕吐、便秘等

4 中药封包疗法

该措施是先通过对中药进行加热物理加热,然后用加热的中药对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熨烫。在这个过程中,药物的热量药力会通过身体表面的毛孔逐渐渗透到经络中,进而发挥健脾除湿、理气通滞疏肝解郁、散瘀止痛的作用,对缓解腹胀、便秘等症状有积极意义

5 艾灸疗法

艾灸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该措施的主要作用包括消瘀散结防病保健活血逐痹、回阳固脱、温经散寒、温通经络结合艾灸理化作用经络腧穴,可促进灸法综合效应。除此之外,该措施对逐寒湿、温经活络、促进血运循环、益气扶正等具有积极意义。另外,这一疗法可以改善鼻塞、恶心、头晕、头痛、呕吐等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内分泌调理效果显著,可发挥外科围手术期调理防治慢性疾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6 耳穴压豆疗法

耳朵人体宗脉的聚集地,经脉和脏腑连接在一起,通过对患者进行耳穴压豆疗法治疗,可以有效调节相关脏器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案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不具有侵入性,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广泛

7 沐足疗法

中药沐足的实施是在遵循辨证论治经络学说和藏象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根据实际病情状况实施用药的辩证配伍,利用煎取的药液对双足进行浸泡,进而达到疾病治疗以及强健身体的效果。除此之外,该措施可以促进血运循环伤口愈合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在进行外科围手术期调理慢性疾病防治强身健体、糖尿病足、下肢溃疡等干预中均可应用

8 中药熏蒸/熏洗疗法

中药熏蒸/熏洗疗法是中医传统治疗措施之一,在《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均有论述。该措施的实施主要将中药煎液并且加水稀释水温在40°C,之后对准患部,利用药液蒸汽实施治疗,进而帮助患者加快药物的吸收,促进患处血液循环,提升疾病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加快创面愈合速度

9 结语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实施价值高,对机体健康、症状改善以及慢性病的防治等均具积极意义。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包括艾灸疗法、中药熏蒸/熏洗疗法耳穴压豆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穴位贴敷法、中药封包疗法、沐足疗法皮内针治疗法等,因此,应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合理选择上述方案,帮助患者改善机体健康及预后结局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