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中风是如何发生的?

时间 :2023-11-15 作者 :周少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中风大家并不陌生,这种疾病发病后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还会留下后遗症。那么“中风”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中风在医学上称为“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

1脑卒中是如何发生的?

1.1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在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自己得了高血压之后并没有什么感觉,也就不需要治疗,并不把高血压放在心上。正是因为平常忽略了高血压的危害,就会导致了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动脉血管硬化,使血管腔变窄,血液流通不畅,很可能会出现缺血性脑卒中。

1.2高血脂

高血脂是一种比血压高更可怕的疾病。血脂包含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无论哪一个指标高都会导致高血脂,血脂高就容易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最终出现脑中风老年痴呆等各类心血管疾病。

1.3心脏疾病

如风湿性心内膜炎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心房纤颤,房颤的过程中,由于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此时左心耳容易形成附壁血栓,当附壁血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发生脱落,可随着血液流动进入脑血管,进而出现中风现象。

1.4血液黏稠度的改变

日常生活中,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者口服避孕药物,都能够改变血液性质,就容易产生出血的现象,或发生血栓。

1.5糖尿病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不仅有中风的危险,还会加重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危险。

1.6 经常吸烟

经常吸烟对血管的内膜损伤较大,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之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就很容易导致血管狭窄变化的发生,进而出现缺血性脑卒中风。

1.7 生活不规律

若患者日常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暴饮暴食,身体素质就会下降,也很容易造成中风。例如,一个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或心理压力一直比较大,那么就会有很大的可能性诱导中风。由于中风是一种神经器质性障碍疾病,所以和人的神经以及心理是有密切联系的

1.8 气候变化

特别是在秋冬的季节,必须注意气候变化,保护身体温暖,出门时一定要多穿衣服。

1.9颈椎病

患颈椎病时,可造成椎间孔狭窄。推动脉受压从而影响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从而产生中风。

2 中风的治疗

2.1一般对症治疗

一般适当镇静、镇痛后就可以卧床休息,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血压,降低颅内压同时要注意营养补充,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2.2药物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溶栓药物,如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注射用尿激酶同时可以使用神经保护药物如丁苯酞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等中风患者属于非心源性缺血性中风,需要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恢复期稳定后,应加强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可采用中西药物、理疗、针灸、按摩等。

2.3手术疗法

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急诊介入取栓、血管支架植入血管扩张术以及脑室穿刺引流等。对于出血性中风,当病情严重时,可以进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等手术治疗对于中度脑出血、小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内科治疗无效时,应及时手术,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2.4中医治疗

中医会主要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防止形成动脉硬化和血栓,增加脑部的血流量,促进梗塞病灶周围水肿的吸收,改善临床的相关症状,但中医治疗并不适合急性期中风患者。如芳香开窍中药,穿透过血脑屏障,直达到发病的病灶部位,见效比较快速,疗效比较确切。

总之,近些年来,中风的发病率一直保持较高的趋势,很多人的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中老年人日常生活压力大,身体还会有一些其他的疾病因此中风的发病率就会更高如果出现中风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必须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合理安排日常休息时间注意调节饮食,多吃清淡而营养丰富的食物预防中风的发生。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