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痔疮术后,你要保护好胃肠

时间 :2024-04-24 作者 :滕文燕 来源:邹平市韩店镇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痔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肛周疾病,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发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饮食、作息方式发生了改变,痔疮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痔疮也被俗称为“肉赘”,根据痔疮的分布可以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几种类型。对于痔疮范围较大,久治不愈,出现严重的贫血、疼痛、瘙痒等症状的患者,多建议接受手术治疗,尽快切除病灶。由于痔疮手术多涉及切除痔疮和肛周相关组织,术后或对患者的饮食、代谢和排便功能产生影响。此外,痔疮也存在复发的风险,因此术后患者需要接受科学的饮食护理指导,保护好胃肠功能,养成良好作息,促进康复。

痔疮的发病原因

从学术角度来看,痔疮是由于痔核生成后脱垂、损伤,直接导致直肠或者是肛门部位静脉曲张的一种疾病。患者临床伴随有便秘、肛周瘙痒、疼痛、腹胀腹痛等不良症状。而诱发痔疮的因素较多,例如饮食不当,饮食油腻导致排便不畅;而久坐不站导致盆腔血液循环障碍、静脉回流受阻,相关组织失去弹性,诱发痔疮。临床建议一些症状不严重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方式来缓解症状,可以减少手术的刺激,同时也有利于长期稳定病症,预防疾病复发。其中保守治疗方式包括生活饮食、药物塞肛等,可缓解临床的瘙痒、疼痛等问题。但是一些患者的病症尤为严重,痔疮已经反复脱出,对其生活和工作已经造成了明显的困扰,建议此类患者遵循医嘱,接受及时治疗。

痔疮手术后的风险

痔疮手术是治疗痔疮的常见方式,属于择期手术类型,对患者没有固定的年龄、时间要求。按照痔疮的分布范围和手术原理差异,临床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单纯切除术、外剥内扎术等,适合多年龄、多病症类型的患者。通过切除患者的痔核,可以减少痔疮对体内组织的刺激,但是因为切除范围和生理组织特性,患者存在一些术后不良刺激。例如患者可出现尿潴留、疼痛、出血、感染、便秘等问题,或影响患者的恢复。一些患者由于术后疼痛和饮食不佳等原因,无法及时排便,加之术后锻炼不足,长期卧床可导致大便干燥,进而诱发便秘问题。而恢复期间患者的大肠蠕动缓慢,饮食不佳,患者的病症刺激也或有加重,对其康复有负面影响。对此建议患者接受科学的术后支持,针对肠道功能特点,排便特征做好相关的术后护理,促进其康复。

痔疮术后的胃肠保护措施

为了帮助痔疮患者术后康复,临床建议结合患者的体征做好相关的胃肠保护工作。建议患者术后饮食需要保持清淡、营养,可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和水分,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可促进术后大便软化、通畅。而术后可遵循医护人员建议按摩,热敷腹部,避免久卧、坐,促进大肠蠕动,手术后考虑到切口刺激,建议家属、医护人员及时帮助患者改善体位,可选择侧卧位和俯卧位更换的方式,双腿微屈,预防切口开裂。而一些患者也因术后的疼痛刺激,可导致心中出现紧张、焦虑情绪,可加重胃肠道不适感,对此建议患者多学习胃肠道保护知识,保持心情愉悦,减少生理刺激。此外,术后也建议患者接受及时的康复锻炼,通过呼吸,按摩,站立,行走等方式加快新陈代谢,有利于机体功能康复,及时改善病症。若有一些患者存在排便困难严重,常规的医护管理工作效果不佳,可接受乳果糖口服液、膳食纤维片,进而加快体内胃肠道蠕动,改善肠道菌群环境,有利于排便。康复后为了预防疾病复发,患者也需要遵循医嘱,不可暴饮暴食,接受定期体检,减少对肠道刺激的食物摄入,例如咖啡、浓茶、火锅等,少食生冷腌菜,进而减少胃肠道负担,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痔疮手术后的胃肠管理方式对患者的疾病救治,疾病防护有积极意义。通过及时的饮食、锻炼等指导,可以促进患者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但是结合患者的年龄、饮食作息和生理习惯而言,临床建议患者接受定期复查,遵循医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确保痔疮术后胃肠保护的有效性。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