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护士,您第一个想起来的一定是打针吧!您想得没错,作为一名护士,我们的必备技能就是静脉穿刺。随着医学的发展,输液的患者越来越少了,打钢针的护士也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护士会推荐患者使用留置针进行穿刺,甚至有的患者会被推荐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来进行治疗。“针”的选择越来越多,患者的疑问也越来越多?
患者会问我,你为什么不给我打钢针呢?
因为我想更好地保护你的血管,减少静脉穿刺次数,降低针头脱落和感染的风险。钢针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静脉通路装置,常用于浅静脉的穿刺,近来在临床非常少见。早在2014年静脉输液治疗指南里就提出,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且输液时长应小于4小时,不作为常规推荐使用。
患者又问我,你怎么把我的留置针拔了呢?
留置针是一种短期内可多次使用的静脉通路装置,通常用于需要长时间输液或多次药物给予的患者。留置针通过皮肤插入静脉,柔软一端留在体内,另一端外露,方便输液或药物注射。留置针的优点是使用时间长,不需要频繁更换,减少了对患者的不适和疼痛。然而,留置针并不是可以长期留置的,如果出现了穿刺部位的红、肿、痛,或沿血管走形出现了条索状改变,需立即拔除,和穿刺时长无关。
如果您碰到过化疗的患者,就会发现,他们的针不是钢针也不是留置针,他们打的针有看得到,有的看不到,有的在脖子里,有的在胳膊上,还有的埋在前胸的皮肤里面,看不到却摸得着,这又是什么针呢?
这些针,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心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用于输液、输血、药物给予、血液透析等治疗的导管。根据其插入部位和结构特点,中心静脉导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简称CVC):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长期使用的静脉通路装置,通常用于需要大量输液、营养支持或药物给予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通过颈部或锁骨下静脉插入体内,一端留在心脏附近的大静脉,另一端外露。中心静脉导管的优点是输液速度快,适用于需要大量液体输注的患者。
2.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静脉导管是一种用于长期静脉通路的医疗器械。它是通过在患者的上肢静脉(通常是肘部附近的桡静脉或尺静脉)插入一根长导管,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到心脏附近的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中,以便输液、输血、给药或进行血液采样。
3. 输液港(Infusion Port):输液港是一种长期使用的静脉通路装置,通常用于需要长期输液或药物给予的患者。输液港通过手术将一个小型装置植入皮下,与静脉相连。输液港的优点是外观不明显,减少了对患者的心理负担。
三种导管虽然都属于中心静脉导管,但在留置时长以及花费和维护上有很大的差别。
CVC可使用时间2-4周,患者出院时需要拔除,整个穿刺花费100-200元,需每周进行维护,或穿刺点出现红、肿、渗出物,以及敷贴卷边等情况,需及时更换。
PICC可使用时间1年,整个穿刺花费约2000元,需每周进行维护,或穿刺点出现红、肿、渗出物,以及敷贴卷边等情况,需及时更换。
输液港可使用时间10年以上,整个穿刺花费约6000元,每月维护一次。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静脉穿刺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静脉输液装置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从钢针到留置针再到中心静脉导管,每一步都是静脉输液史上的一大步,每一次都实现了阶段性的跨越,而这一切的起源都在于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的考虑,对治疗效果最大化的追求。无论护士推荐您使用什么的穿刺设备,前提都是出于对患者考虑。比如您的血管状况,输液时长,药物的渗透压等等。如果在穿刺之前,您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提出,我们一起来努力,让穿刺疼在身上,却暖在心里!“针”不一样,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