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因“腿纹”不对称的宝宝来做髋关节超声检查。造成这种腿纹不对称的常见原因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最常见的髋关节疾患,可能出生时就存在,也有可能出生后发育过程中出现问题,因此DDH是髋关节在发育过程中以空间和时间上的不稳定为特征的一组病变的总称,包括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和完全脱位。女孩的发病率是男孩的6倍左右,左侧约为右侧的2倍,双侧约占35%。DDH包括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如果不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可能导致髋关节发育异常,最终影响孩子的行走和运动功能。本文将为您介绍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如何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
01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原因
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是由于婴幼儿髋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髋臼、股骨头和髋关节软骨未能正常发育造成的。该病的危险因素有:①女孩、第一胎、多胎;②有家族史者;③胎位不正,如臀位,羊水少;④有足部跖内收畸形或肌性斜颈等;⑤错误的襁褓方式-蜡烛包。
02如何早期发现髋关节发育不良
首先,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走、坐姿和腿部活动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可能。
1、臀纹或大腿纹不对称。
2、将宝宝的脚平踩在到床上,观察两侧膝盖高度是否一致。
3、给宝宝换尿布的时候,检查双腿或一侧腿外展是否有明显阻力或外展不对称。
4、旋转腿部是否有咔哒异响声。
其次,按时儿童体检保健。如果孩子存在以上表现,家长们要及时到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让专业医生来给与体检评估,并进一步行髋关节B超检查,这一点对于可疑DDH宝宝的早期筛查很重要。
03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通常通过体检和影像学检查来诊断。医生除了对宝宝的体格检查外,还需要借助B超、X光等影像学检查才能确诊髋关节发育不良。1、B超检查适用于6个月内宝宝,且无辐射,出生后4-6周为筛查DDH的重要时间节点。2、X光摄片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
DDH 如能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以非手术为主,创伤小,成本低,康复效果好。反而则易导致儿童肢体残疾。不同年龄阶段宝宝的治疗方法不同:①6月内:可采用Pavilk吊带治疗,帮助矫正髋关节,不需要住院和手术;②6-12月:建议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然后打上石膏固定髋关节;③12-18月:建议做切开复位手术,手术后同样要打石膏固定;④18月以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包括切开复位术、软组织手术、髋臼截骨、骨盆截骨手术等。
具体治疗,需要专业的医生根据髋关节的病理改变、患儿年龄等因素来决定。如果孩子一旦确诊为髋关节发育不良,建议家长们要以正确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让孩子的髋关节发育得到有效干预,不影响后期的生长发育。
04预防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方法
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生:
1、注意调节孩子的姿势,避免让孩子过度屈曲或过度伸展腿部。
2、避免给孩子使用紧束的尿布或婴儿背带,以免对髋关节造成过大的压力。
3、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鼓励孩子爬行、站立和行走,促进髋关节的正常发育。
4、禁止给宝宝行“捆绑”、 “蜡烛样”襁褓方式,学会正确“打包”孩子;禁止对宝宝强行“并腿抱”;
5、宝宝不要过早的站立、行走。
正确襁褓的4个步骤:
① 将毯子的上角往回这,将婴儿放置在毯子的上方,头部处于折角上面的位置;
② 提起毯子的一侧,贴着婴儿一侧肩膀,裹住身体压在另一侧下;
③ 叠起婴儿脚下毯子的末端,折向胸前,注意脚下留出一些空余,让婴儿腿脚有活动空间;
④ 提起毯子的另一侧,包住婴儿的身体,将尾端压在婴儿身下。
结论: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早期的识别和治疗非常重要。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髋关节发育情况,及时进行体检和专业的检查,以确保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注意调节孩子的姿势和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以预防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生。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