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当出现这种疾病后,患者耳朵会出现流脓、肿痛等情况,当病情进一步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不良影响。而想要预防中耳炎,就必须要了解该疾病的病因,那么,突发中耳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本文就来给大家进行一一科普。
什么是中耳炎?
中耳炎,是指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是中耳乳突腔里面,受到细菌感染导致出现的一种化脓性的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中耳炎可分为非化脓性和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中耳炎,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按病程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认为超过8周以上的中耳炎叫做慢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中耳粘膜以及粘膜下层的炎症,可以伴有乳突的炎症,主要就是耳朵疼痛和流脓为主,可能伴有听力下降和耳鸣的现象。
突发中耳炎是怎么回事?
突然得了中耳炎,可能是由于病原体感染、中耳局部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反应、脑脊液耳漏等原因引起的。
1、病原体感染
若生活中不注意耳部卫生,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就可能会引起中耳炎。对于此类的中耳炎,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外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环丙沙星滴耳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2、中耳局部感染
若生活中洗澡、游泳时不慎将脏水灌入耳道,可能会导致细菌等病原体在中耳腔内滋生,就可能会引起中耳炎。针对此类的中耳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滴耳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口服抗感染药物进行全身治疗。
3、感冒并发症
当出现感冒时,随着病情的加重,鼻咽部的炎症会向咽鼓管蔓延,这时候就可能会引起中耳炎,尤其是流感治疗不及时,更有一定的几率引发中耳炎。
4、咽鼓功能障碍
若是咽鼓管受到外伤,可能会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使中耳腔内的压力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中耳炎。针对此类中耳炎,可遵医嘱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保持鼻腔的通畅。
5、过敏反应
若是属于过敏体质,在接触了过敏原之后,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这也是引起中耳炎的重要原因。针对此类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平时应避免接触过敏原。
6、脑脊液耳漏
脑脊液耳漏是指脑脊液自鼻腔或外耳道流出,可能与外伤、先天性发育缺陷等因素有关。针对此类中耳炎,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内镜下修补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7、吸烟
如果经常吸烟,长期吸二手烟,也容易引起中耳炎。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中后,会让血液的粘稠度增加,甚至出现微动脉硬化,此时就会导致内耳供血不足,出现中耳炎。
8、噪音影响
如果长时间戴着耳机听高分贝的音乐,或者长时间处在特别嘈杂的环境中,声音对耳朵刺激也会引起中耳炎。
中耳炎如何去预防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中要避免吸烟喝酒,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以此有效预防中耳炎。
2、保持耳道的清洁卫生
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耳道清洁和卫生,当污水进入到耳道后,要注意及时清洁,并保持耳道的干燥、干净,以此预防中耳炎的出现。
3、注意避免处在嘈杂环境
生活中要注意处在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噪音严重污染耳朵,以此避免对耳朵较大的影响。
结束语
总的来说,当病原体感染到耳道,或是当感冒治疗不及时,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就会出现中耳炎的并发症;另外若是有鼻炎、感冒的患者,用力擤鼻涕,让污水进入耳道,也会造成感染,从而引发中耳炎。经常吸烟或吸二手烟,长期受到高分贝声音的影响等,都会导致中耳炎出现。对于中耳炎疾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导致该疾病的病因,才能更好的预防中耳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