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还在纠结是否打狂犬病疫苗?这篇文章可以帮到你

时间 :2024-02-28 作者 :张叶 来源:滨州市博兴县第二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现代社会中,随着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狂犬病这一曾经被认为逐渐消失的疾病又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旦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很多人都会纠结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那么,狂犬病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又有多大呢?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一起去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一、狂犬病的基本知识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常见于犬、猫、狼等动物。当人被感染了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病毒会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2-3个月,一旦发病,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狂犬病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逐渐进展为极度恐惧、焦虑、狂躁、咽肌痉挛、恐水等症状。在疾病的后期,患者常常因呼吸肌痉挛导致窒息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必要性

既然狂犬病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疾病,那么接种狂犬病疫苗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狂犬病疫苗。

首先,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狂犬病毒的风险。根据多项研究数据,及时接种足量的狂犬疫苗,可使感染风险降低99%以上。其次,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病毒在体内繁殖的机会,从而降低发病风险。即使在被感染后,疫苗接种也能显著降低病毒在体内繁殖的机会,从而降低发病风险。

此外,接种疫苗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更好地抵御其他病原体的侵袭。因此,从预防疾病和维护健康的角度来看,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如何正确接种狂犬病疫苗

及时处理伤口:在受伤后应尽快对伤口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毒在伤口处的繁殖和扩散。具体方法是先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再用酒精或碘伏消毒。

接种足量的疫苗:根据患者的体重、咬伤程度等情况,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接种方案。一般来说,全程接种狂犬疫苗需要注射5针,分别在受伤后的第1、3、7、14、28天接种。对于严重咬伤或接触病毒量较大的人群,可能需要增加注射针数或加强免疫。

注意接种禁忌:狂犬病疫苗是灭活疫苗,一般无严重过敏反应者均可接种。然而,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发热、感染等疾病患者应在接种前咨询医生的意见。此外,疫苗接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在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后,应进行抗体检测以确保免疫效果。抗体检测可以帮助了解体内是否存在足够数量的抗体,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如抗体不足,可考虑加强免疫接种。

预防再次暴露:即使已经接种过狂犬疫苗,如果再次被咬伤或接触可疑动物时,仍需根据情况及时处理伤口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加强免疫。此外,保持与动物的安全距离和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也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措施。

四、常见问题解答

如果被咬伤后超过24小时接种疫苗还有效吗?答案是肯定的。狂犬病毒在体内的潜伏期通常为2-3个月,接种疫苗是为了在病毒繁殖之前产生足够的抗体来消灭它。因此,即使在被咬伤后数天才开始接种疫苗,仍有可能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咬伤严重或伤口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最好在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疫苗。

如果家养宠物没有打过狂犬疫苗,被咬伤后还需要打吗?家养宠物如果未接种过狂犬疫苗或无法确定是否接种过,被咬伤后应尽快到当地疾控中心或医疗机构接种狂犬疫苗,并处理伤口。即使宠物看起来健康或者只被轻轻咬了一下,也应尽快接种疫苗以预防潜在的病毒感染风险。

结束语

狂犬病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急性传染病,预防狂犬病的关键在于及时接种足量的狂犬疫苗。公众应了解狂犬病的危害和传播途径,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接触动物时应避免咬伤或抓伤。在被咬伤后,应立即对伤口进行处理,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足量的狂犬疫苗。同时,要加强宠物管理,提高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