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关于糖尿病及血糖检测,我们应该知道的

时间 :2024-02-26 作者 :巨爱宁 来源: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说到糖尿病,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其平均发病年龄也越来越低。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糖尿病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血糖持续升高,可能会在没有任何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引起患者出现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那么,到底什么是糖尿病呢?糖尿病患者怎样进行血糖检测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相关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具体是指由于患者身体内缺乏足量的胰岛素分泌,或者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导致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出现紊乱的疾病,血糖持续升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标志之一。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正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已经超过11%,也就是说我国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这一比例已经相当之高。一般来说,糖尿病主要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类型,分别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出现的概率较低,只有极少数患者属于1型糖尿病,我国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属于2型糖尿病。在患了糖尿病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饮水量增多、饮食量增多、排尿量增多和体重降低的症状,更严重者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失明、心脑血管疾病等等,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糖尿病的血糖检测

对于糖尿病来说,无论是诊断这种疾病,还是在疾病的治疗期间,血糖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血糖检测一般会分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二者都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果患者的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在7以上,或者餐后血糖检测结果在11.1以上,则可以诊断患者属于糖尿病。

其次,在目前的医学技术中,糖化血红蛋白也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之一。相比于传统的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出患者2-3个月阶段性的血糖情况,避免由于进食或应急引起高血糖,从而误诊为糖尿病。一般来说,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中,如果患者的检测结果在6.5%以上,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应当在检测之前8小时内禁食禁水,否则会引起血糖的波动。

最后,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对患者血糖控制作出治疗目标,也就是控制标准。一般来说,在糖尿病治疗期间,患者应当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以下,将餐后血糖控制在10.0以下,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血糖的平稳控制,防止危险并发症的出现。

首先,患者要注意饮食方面的禁忌。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避免含糖食物的摄入,尽量吃一些无糖水果或者喝一些无糖牛奶,不要摄入过多糖分,也不要吃钠盐含量过多的食物,否则会导致患者血糖持续升高。

其次,患者需要加强饮食中的营养,做到平衡膳食。比如,患者应当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进行,每顿饭都需要吃主食,吃新鲜蔬菜,也需要摄入一些优质蛋白,为身体补充多元的营养和维生素,促进身体素质的加强。

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运动,运动也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包括打太极、游泳、散步、慢跑等等,并坚持长期运动,从而有效控制血糖。

最后,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用药物,一定要严格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进行服用,切勿过量或少量服用,否则会导致血糖剧烈波动。

以上就是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你都知道了吗?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