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膀胱异物取出,内窥镜下寻找失落的物品?

时间 :2024-04-30 作者 :廖锋 来源:田林县人民医院外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将异物插入体内,可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就是偏偏有人,喜欢不走寻常路。偶有医院报道这样的案例,大多数报道当中都提到了“内窥镜”这个神秘的操作,那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内窥镜”的神秘面纱。

内窥镜的作用原理

内窥镜是一种医疗仪器,常用于诊断和治疗人体内部的疾病,其作用原理是利用光学器件和显微镜的原理,将可见光束引导到人体腔内,然后操作医师通过摄像头或眼镜,将内部图像传输到显示屏上,供医生观察和分析。

1.光学系统:内窥镜的光学系统由凸透镜、反射镜、光纤等元件组成。光纤可传输光信号,而透镜和反射镜可调节和聚焦光束。这些元件协同工作,确保足够强度和清晰度的光束在腔内产生,以提供清晰的内部图像。

2.摄像系统:内窥镜的摄像头或眼镜起到了图像捕获和传输的作用,利用电信号的传输作用,将腔内图像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电缆或无线信号传输到显示屏上。有些内窥镜还具备视频录制功能,可以记录下医生观察到的图像。

3.辅助系统:有些内窥镜也可以配备其他附件和工具,以实现治疗和手术操作。例如,医生可以通过内窥镜导入刀片、钳子、激光器等工具,进行腔内病灶的切除或治疗,还可以通过气囊的充气、水冲洗等方式,提供更好的视野和操作空间。

用内窥镜取出膀胱异物的流程

1.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进行相关术前准备,例如常规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术前禁食禁水等。由于膀胱入路疼痛异常,患者的肌肉反应和神经反应很容易造成患者的生殖器损伤,因此大多数的患者需要在全麻下内窥镜进行异物取出术,患者需要提前6小时禁食禁水。

2. 麻醉:患者通常采用表面麻醉或全身麻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异物的特点来决定。如果患者的年龄较小,或者患者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还需要设计特殊的麻醉方案,以减少患者的手术风险。

3. 必要准备:医生会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包括内窥镜、镜下取物器械、生理盐水、灯源等。

4. 插入内窥镜:医生会通过尿道将内窥镜导入膀胱内。大多数的内窥镜是一根经过特殊处理的柔软导管,具有光学系统,医生可以通过它观察膀胱内部情况。

5. 视频监测与观察:医生会通过内窥镜观察膀胱内部情况,寻找异物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6. 异物定位与固定:医生会根据异物的具体情况,使用相应的工具对异物进行定位和固定,以便更安全、准确地取出异物。

7. 取出异物:医生会使用取物器械(如镊子、网篓等)将异物夹取出来,然后将其缓慢、轻柔地沿着内窥镜缩回,最后取出。如果进入到膀胱内的异物,质量较轻容易飘动,取出时可能会需要进行切割,但切割会造成细小碎渣残留效率不佳的情况,因此有一些膀胱异物的取出,还需要配合超声碎石系统。如果超声碎石系统也不能够对异物进行有效粉碎,那么可以改为耻骨上膀胱切开异物取出术,将异物取出。例如兰州第一人民医院报道的14岁的小萱(化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有血尿的症状,将异物取出之后查看,发现异物为发泡胶,属于极罕见病例。

8. 检查与处理:在取出异物后,医生会对膀胱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其他异物遗留,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冲洗、清洁等)。留置膀胱造瘘管及导尿管,并给予患者抗炎处理。及时补液,持续进行膀胱冲洗,以减少炎症并发感染情况。

9. 结束手术与后续护理:手术完成后,医生会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给予必要的药物和护理,确保患者康复。

从目前的手术文献报道来看,内窥镜取出膀胱异物是一项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能够减少患者的损伤,降低患者的痛苦,同时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取出异物。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患者可能会由于手术的创口造成气杆菌感染导致气性膀胱炎,如果患者在手术后并没有良好的恢复存在炎症感染的情况也会增加患者的风险。术前、术后的合理准备和科学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医院可以采取CT、MRI诊断方法,对患者的异物情况进行定点诊断,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下腹部的外伤,是否存在气性膀胱炎情况,通过详细的查体,引导患者给出具体的插入膀胱异物的原因。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