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耳朵痒≠该掏!关于掏耳的三大误区,耳鼻喉科护士一次说清

时间 :2025-02-28 作者 :侯琦琦 来源:聊城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日常生活中,耳朵痒是常见不适。很多人感觉耳朵痒,就认为是耳垢过多,会立刻用棉签、耳勺等工具掏耳朵。但耳鼻喉科护士指出,频繁掏耳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带来健康隐患。本文将详细澄清掏耳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耳朵痒就是耳垢多

耳朵痒并不一定意味着耳垢多。耳垢,在医学上被称为耳屎,它可是外耳道皮肤的正常分泌物,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想象一下,耳垢就像是耳道和耳膜的忠诚卫士,它可以阻挡灰尘、小飞虫等异物进入耳道深处,还能防止细菌和病毒的入侵。而且,耳垢通常会随着我们日常的咀嚼、说话等面部活动自然排出体外。

耳朵痒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比如皮肤干燥,在干燥的季节或者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耳道内的皮肤也会变得干燥,从而产生痒痒的感觉。过敏反应也是常见的原因之一,有些人可能对某些洗发水、化妆品或者灰尘等过敏,当这些过敏原接触到耳道皮肤时,就会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耳朵痒。湿疹也是导致耳朵痒的一个因素,耳道湿疹会使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伴有瘙痒感。另外,真菌感染也可能引起耳朵痒,真菌在温暖潮湿的耳道环境中容易滋生,破坏耳道的正常生态平衡,从而引发瘙痒。因此,当您感到耳朵痒时,首先应该静下心来,仔细考虑其他可能的原因,而不是急于拿起掏耳工具。

误区二:掏耳朵可以预防耳垢积累

许多人认为定期掏耳朵可以预防耳垢积累,让耳朵保持干净清爽。他们觉得只要经常清理,耳垢就不会堆积在耳道内。但实际上,过度掏耳朵反而可能破坏耳道的自然清洁机制。

耳道内的皮肤非常敏感和脆弱,就像娇嫩的花朵。频繁使用棉签、耳勺等工具掏耳朵,就像是用粗糙的手去触碰花朵,不仅可能将耳垢推向耳道深处,形成更难清理的硬块,还可能造成耳道皮肤损伤。一旦耳道皮肤受损,细菌就容易趁虚而入,引发感染。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损伤耳膜。耳膜是我们听力的重要屏障,一旦受损,可能会影响听力,甚至导致听力下降。

耳鼻喉科医生建议,除非耳垢过多影响了听力或造成明显的不适,否则不需要定期掏耳朵。耳道有自己的一套清洁系统,它会在自然的状态下保持相对的清洁。我们应该尊重耳道的自然规律,不要过度干预。

误区三:掏耳朵是安全的自我护理方式

虽然市面上有各种掏耳工具,如棉签、耳勺、电子掏耳器等,看起来功能各异,似乎能帮助我们轻松清理耳垢。但这些工具的使用并不总是安全的。

不当的掏耳方式可能导致多种问题。使用棉签时,如果用力不当,可能会将棉签头留在耳道内,造成更严重的堵塞。耳勺如果过于尖锐,很容易划伤耳道皮肤,引起出血和感染。电子掏耳器虽然看起来科技感十足,但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对耳道造成损伤。

耳鼻喉科护士强调,自我掏耳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对于那些耳道结构复杂或有耳部疾病的人来说,应该避免自行掏耳。每个人的耳道结构都有所不同,有些人的耳道比较狭窄、弯曲,自行掏耳很难准确把握深度和力度,更容易发生意外。如果确实需要清理耳垢,建议到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那里进行。医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工具,能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您清理耳垢。

那么,如何正确处理耳朵痒的问题呢?

首先,保持耳道的清洁和干燥至关重要。可以使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水轻轻清洁外耳道,但要特别注意避免让水进入耳道深处。在清洁时,可以用柔软的毛巾或棉球轻轻擦拭外耳道,动作要轻柔,就像对待珍贵的宝物一样。

总之,耳朵痒并不意味着必须掏耳朵。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正确处理耳朵痒的问题,避免陷入掏耳的误区,是维护耳部健康的关键。下次当您感到耳朵痒时,不妨先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其他可能的原因,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让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呵护我们的耳朵,享受清晰美好的听力世界。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