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远离“妈妈手”!腱鞘炎预防与缓解小妙招

时间 :2025-02-28 作者 :孙娜娜 来源: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抱娃抱到手腕疼,连拧瓶盖都费劲”,相信不少新手妈妈都有过这样的困扰。这种常被称为“妈妈手”的症状,其实是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在作祟。不仅是妈妈群体,长时间使用鼠标、频繁做家务的人群也容易中招。想要摆脱腱鞘炎的折磨,做好预防和缓解至关重要,下面就为大家分享实用小妙招。

一、认识“妈妈手”——腱鞘炎的成因与表现

腱鞘炎,是由于肌腱和腱鞘反复摩擦,导致腱鞘出现炎症、水肿,进而引发疼痛、活动受限的病症。“妈妈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最为常见,当新手妈妈长时间用同一姿势抱娃、哺乳时,手腕处的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腱在桡骨茎突处的腱鞘内频繁摩擦,就会诱发炎症。除了手腕疼痛,患者还可能出现局部肿胀,按压桡骨茎突处有明显压痛,严重时拇指屈伸困难,甚至出现“弹响”或卡顿现象。

日常生活中,长期打字、玩手机游戏、过度做家务等,同样会让手部肌腱与腱鞘过度摩擦,增加腱鞘炎的发病风险。

二、日常预防,从细节做起

(一)科学抱娃姿势

对于新手妈妈,掌握正确的抱娃姿势能有效减轻手腕负担。可以用手臂和身体托住宝宝,让宝宝的重量均匀分布在手臂和肩膀,避免只用手腕发力;喂奶时使用哺乳枕辅助,将宝宝放在枕头上,减少手腕支撑时间,减轻手腕压力。

(二)调整工作生活习惯

上班族使用电脑时,应保持手腕自然平直,避免过度弯曲或伸展。将键盘和鼠标放置在合适高度,让肘部呈90度弯曲,使用人体工学鼠标和键盘托,减轻手腕压力;长时间使用手机时,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定时活动手腕和手指;做家务时,合理分配任务,避免长时间重复同一动作,例如洗衣、洗碗时,每隔15 - 20 分钟休息片刻。

(三)加强手部锻炼

每天抽出时间进行简单的手部和腕部锻炼,能增强肌腱和腱鞘的韧性。比如握拳伸展运动,缓慢握拳再伸直手指,重复10 - 15 次;手腕绕圈运动,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手腕,各做10 次;还可以用手指练习抓握小球,促进手部血液循环,增强手部肌肉力量。

(四)注意保暖

寒冷刺激会使手部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加重腱鞘炎症。在秋冬季节或接触冷水后,要及时用温水洗手,外出时佩戴手套,避免手部受寒。

三、缓解不适,多种方法齐上阵

(一)物理治疗

当出现轻微疼痛时,热敷是缓解腱鞘炎不适的有效方法。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疼痛部位,每次15 - 20 分钟,每天3 - 4次,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疼痛;按摩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轻轻按摩手腕和手指,从手腕向手指方向推拿,力度适中,可放松紧张的肌肉和肌腱。

(二)药物辅助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外用药物,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抹在疼痛部位,通过皮肤吸收减轻炎症;症状严重时,也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三)中医调理

中医的针灸、推拿疗法对腱鞘炎也有不错的疗效。针灸选取合谷、阳溪、列缺等穴位,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专业的推拿手法能松解粘连的肌腱和腱鞘,缓解疼痛;此外,中药熏洗方(如伸筋草、透骨草、乳香、没药等中药材煎汤熏洗)也能起到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四)康复训练

症状缓解后,逐步开展康复训练。如进行腕关节的屈伸、侧偏练习,每个动作重复10 - 15 次,每天2 - 3 组;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训练,增强手部肌肉力量,预防腱鞘炎复发。

妈妈手”并非妈妈专属,腱鞘炎的预防和缓解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通过科学的姿势调整、适度的锻炼、及时的护理,就能有效远离腱鞘炎的困扰。若症状持续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守护手部健康。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