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焦虑“藏”进身体里?中医有办法“揪”出它

时间 :2025-02-21 作者 :马婷婷 来源:青岛市黄岛区中心医院中医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焦虑早已不是陌生的情绪词汇。从职场竞争压力到生活琐事烦扰,从学业负担沉重到人际关系紧张,越来越多的人被焦虑情绪所困扰。当焦虑长期积累,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心理感受,更会悄然“藏”进身体,引发各种躯体症状。中医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医学智慧,在认识和调理焦虑相关问题上有着独特的理论与方法,能够巧妙地将这些“藏”在身体里的焦虑“揪”出来,帮助人们恢复身心平衡。

第一部分:焦虑如何“藏”进身体——从情绪到病症的转变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在正常范围内,它能帮助人们应对危险和挑战,起到保护作用。然而,当焦虑情绪持续存在且过度时,就会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期焦虑会激活人体的应激反应系统,促使身体分泌大量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激素。这些激素水平的异常升高,会打破身体内环境的稳定,引发一系列生理变化。

从中医理论来看,人的情绪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黄帝内经》中提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焦虑情绪多与“思”“忧”相关,主要影响心、肝、脾三脏。当人长期处于焦虑状态时,会导致心神不宁,出现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肝气郁结,引发胸胁胀痛、善太息(频繁叹气);脾失健运,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这些症状看似是身体的疾病,实则根源在于情绪的失调,是焦虑在身体上的“投射”。

在日常生活中,焦虑引发的躯体症状多种多样。有的人会出现头痛、头晕,且疼痛位置不固定,疼痛程度时轻时重;有的人会感觉胸闷气短,仿佛胸口压着一块大石头,呼吸不畅;还有的人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如胃痛、胃胀、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更有甚者,会出现肌肉紧张、颤抖,四肢麻木,皮肤瘙痒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在医院进行各项检查后,难以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让患者陷入“身体难受却查不出病”的困境,而这正是焦虑“藏”在身体里的典型表现。

第二部分:中医如何认识焦虑——独特的理论视角

中医没有“焦虑”这一病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将其归属于“郁证”“不寐”“心悸”“脏躁”等范畴。中医认为,焦虑的发生主要与情志失调、体质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情志失调是最直接的诱因,长期的精神压力、情绪波动会导致气机运行不畅。人体的气犹如自然界的气流,在身体内周流不息,推动着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一旦气机郁滞,就会像河道堵塞影响水流一样,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

从体质角度来看,一些人本身就存在气血不足、肝气偏旺等体质特点,更容易受到焦虑情绪的侵袭。例如,肝郁体质的人性格多内向、敏感,容易生闷气,肝气郁结后进一步影响气血运行,加重焦虑症状;而心脾两虚体质的人,由于气血生化无源,心神失养,也容易出现焦虑、失眠等问题。环境因素同样不可忽视,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中,会不断刺激情志,诱发焦虑。

中医诊断焦虑,强调“四诊合参”。通过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舌象,如焦虑患者常表现为面色少华、神情紧张、舌质红或暗红、舌苔薄白或黄腻;闻诊听患者的声音,焦虑严重者声音可能会颤抖或气息急促;问诊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情绪变化、饮食睡眠等情况;切诊通过脉象判断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焦虑患者常见弦脉(如同按琴弦,紧绷有力)或细脉(脉管细小,如线)。综合四诊信息,中医能够准确判断焦虑在身体内引发的具体病理变化,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第三部分:中医“揪”出焦虑的方法——多样化的调理手段

中医调理焦虑,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多种方法协同作用,从根源上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缓解焦虑症状。中药调理是重要手段之一。根据患者的具体辨证结果,选用不同的方剂。对于肝气郁结型焦虑,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香附、枳壳等药物疏肝理气,使气机通畅;对于心脾两虚型焦虑,归脾汤是常用方剂,党参、白术、黄芪等健脾益气,龙眼肉、酸枣仁等养心安神。中药通过调整脏腑功能,使气血调和,从而改善焦虑症状。

针灸治疗也在缓解焦虑方面有着显著疗效。针灸选取特定穴位,通过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常用穴位如内关穴,它是心包经的络穴,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神门穴是心经的原穴,可养心安神;百会穴位于巅顶,能醒脑开窍、升阳固脱。针刺这些穴位,就像给身体的“电路”进行调试,让紊乱的气血恢复正常运行,从而减轻焦虑。除了针刺,艾灸、耳穴压豆等方法也常用于焦虑调理。艾灸神阙、关元等穴位,借助艾草的温热之力温通经络、补益正气;耳穴压豆通过刺激耳部的心、神门、肝等穴位,调节脏腑功能,缓解焦虑情绪。

中医还强调情志疗法的重要性。《黄帝内经》提出“以情胜情”理论,即利用一种情志去纠正相应所胜的情志,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例如,对于过度思虑、焦虑的患者,可采用“喜乐”的情绪来缓解,通过讲笑话、听相声、看喜剧等方式,使患者心情愉悦,驱散焦虑阴霾。此外,中医养生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也有助于缓解焦虑。这些功法动作舒缓,配合呼吸调节,能让身心放松,促进气血流通,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改善焦虑状态。

结语:

焦虑“藏”进身体里,给人们带来身心双重折磨。而中医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多样的调理方法,能够精准地“揪”出隐藏在身体各处的焦虑。无论是中药调理、针灸治疗,还是情志疗法、养生功法,中医始终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从根源上调节身体机能,恢复身心平衡。在焦虑情绪日益普遍的今天,中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调理方式,帮助我们摆脱焦虑困扰,拥抱健康、快乐的生活。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