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透析并发症早期识别:家庭需警惕的五大信号

时间 :2025-02-21 作者 :刘孝敏 来源: 山东省青岛海慈医疗平度院区血液净化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将患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透析器清除代谢废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再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体内。然而,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家庭作为患者日常生活的核心场所,了解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信号至关重要。

一、低血压信号

低血压是透析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早期信号多样,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可能突然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冒冷汗等症状,测量血压时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或低于90mmHg。部分患者早期还会出现打哈欠、腹痛、便意、腰背酸痛的现象,随着病情发展,典型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心慌、胸闷、脉搏加快,患者可主诉头昏眼花、出冷汗、肌肉痉挛,继而会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严重时可出现晕厥、意识障碍。

高危人群主要有老年患者、心功能差、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超过干体重5%)的患者。这类人群在透析中后期、上机建立体外循环时更易发生低血压。家庭成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一旦发现上述信号,应立即协助患者采取头低脚高位,减慢或停止超滤,必要时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葡萄糖溶液。同时,要提醒患者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避免大量饮水,遵循医嘱调整干体重。

二、失衡综合征信号

失衡综合征通常见于诱导透析的患者,在透析中或透析后早期出现(但随着透析方案优化,发生率已降低)。早期信号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患者可能还会感到不安。若症状进一步加重,会出现烦躁不安,严重时抽搐甚至昏迷。其发生原因主要是血液中小分子毒素(如尿素)被快速清除,但脑脊液和脑细胞内的毒素清除相对滞后,形成渗透压梯度差,导致水分向脑组织渗透引发脑水肿。

家庭成员在患者首次透析或透析间隔时间较长后再次透析时,要格外留意这些信号。若发现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调整透析方案,如首次透析时间不宜过长,可采用低效透析,并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三、肌肉痉挛信号

肌肉痉挛多发生在透析中后期,常见于下肢,患者会突然感觉肌肉剧烈疼痛、僵硬。主要与低血压、过度超滤、低钠透析液、电解质紊乱(如低钙、低镁)等因素有关。家庭成员在患者透析过程中,若发现其腿部、腹部等部位的肌肉突然发生痉挛性疼痛,应立即协助患者暂停超滤,给予局部按摩,并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葡萄糖溶液。

为预防肌肉痉挛的发生,家庭可提醒患者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3%-5%),遵医嘱管理电解质水平,透析过程中避免过度超滤。

四、低血糖信号

低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透析患者尤其需要警惕。透析会加速胰岛素代谢,若未及时调整降糖药或进食不足,可能引发低血糖昏迷。其早期信号包括心慌、手抖、饥饿感、大汗淋漓,严重者直接昏迷。

家庭成员在患者透析过程中,要关注其是否有这些症状。若患者为糖尿病患者,在透析前要提醒其适当进食,并调整降糖药的使用。若发现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应立即给予含糖食物或饮料,必要时联系医护人员进一步处理。

五、感染信号

感染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透析导管相关感染、腹膜炎等。家庭成员在患者透析后,要密切观察其身体状况,特别是血管通路部位(如瘘管、导管出口)及皮肤,注意是否有局部红肿、疼痛、发热、渗液或脓性分泌物。同时关注患者是否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

为预防感染,家庭要保持患者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换气。协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如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物等。对于留置导管的患者,要严格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导管护理,避免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总结

透析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对于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家庭成员应掌握这些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信号,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与医护人员沟通。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