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基层疾病预防关键要点

时间 :2025-02-21 作者 :伊丽 来源: 肥城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基层是守护大众健康疾病预防的关键,做好基层疾病预防工作,能从源头上降低疾病发生率,减轻医疗系统的整体负担,对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从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常见疾病类型入手,深入了解基层疾病预防的关键要点。

一、传染病预防

1、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传染病最为经济且有效的手段。以流感疫苗为例,每年在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可显著降低个体感染流感病毒的几率。儿童必须按时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像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从婴幼儿时期就为孩子的健康筑牢防线;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减少儿童因感染麻疹而引发的严重并发症;脊髓灰质炎疫苗则能预防小儿麻痹症,让孩子们免受肢体残疾的痛苦。另一方面,针对老年人这一易感群体,可大力宣传肺炎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的接种意义。肺炎疫苗能降低老年人患肺炎的风险,减少因肺部感染导致的住院甚至死亡;带状疱疹疫苗可有效预防带状疱疹,减轻患者神经疼痛的折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

许多传染病的传播都与居民的卫生习惯密切相关。个人卫生方面,居民要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务必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确保手部各个部位都能得到清洁,这样可以有效去除手上沾染的病菌,防止病从口入。要特别注意消灭蚊虫滋生地,定期清理花盆托盘、花瓶、水桶等容易积水的容器,避免蚊虫在其中产卵繁殖,从而降低蚊虫传播疾病的风险,如登革热、疟疾等都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疾病。

二、慢性病预防

1、健康饮食

高盐、高脂、高糖食物摄入较多,而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摄入不足。为了预防慢性病,应倡导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减少腌制食品的摄入,如咸菜、咸鱼、腊肉等,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盐分,长期食用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合理膳食是预防慢性病的基石。我们要遵循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的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和奶类豆类,适量摄入鱼禽蛋和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主食粗细搭配:减少精白米面的摄入,增加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粗粮比例。它们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吸收,平稳血糖,还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蔬果搭配:每天保证摄入300 - 500克蔬菜,200 - 350克水果,种类越丰富越好。不同颜色蔬果含不同营养成分,绿色的菠菜富含叶酸,橙色的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紫色的蓝莓富含花青素,它们共同为健康保驾护航。

控制油盐糖: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 ,食用油摄入25 - 30克,添加糖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炒菜时少用动物油,多用植物油,减少在外就餐,少吃加工食品,能轻松减少油盐糖的摄入。

2、适量运动

鼓励基层居民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改善心血管功能、控制体重,从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以上,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慢跑适合身体状况较好的中青年人群,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

3、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吸烟与肺癌、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密切相关。过量饮酒同样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长期酗酒会损害肝脏,导致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还会使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病风险。

4、定期体检

应加强体检服务,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中老年人、肥胖人群、有慢性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防止病情恶化。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体检项目应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基本检查。对于有特定症状或家族病史的人群,可根据医生建议增加相关检查项目,如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的女性,可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可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