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关于糖尿病,这些知识你了解么?

时间 :2025-02-14 作者 :李伟 来源:肥城市石横镇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糖尿病,这个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常见的慢性疾病,正悄然影响着无数人的健康与生活。然而,很多人对它的了解仍停留在表面,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一、糖尿病是什么?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食物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成血糖,胰岛素如“钥匙”助血糖入细胞供能。但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身体对其不敏感,血糖无法正常入细胞,在血液中堆积致血糖升高。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身体各器官系统,引发并发症,如糖尿病眼病可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糖尿病肾病或发展为肾衰竭,糖尿病神经病变会致手脚麻木疼痛,糖尿病足严重需截肢。

二、糖尿病有哪些类型?

糖尿病主要分1型、2型、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

1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因自身免疫系统破坏胰岛β细胞,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患者需终身注射胰岛素,如同“胰岛素工厂”被毁只能外补。

2型糖尿病最常见,占比超90%,通常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如高热量饮食、少动、肥胖等。患者能产生一定胰岛素,但细胞对其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且分泌或不足,病情发展后多数患者需用降糖药甚至胰岛素。

妊娠糖尿病是女性孕期出现的高血糖,因孕期激素变化使身体对胰岛素需求增加,胰岛功能若不增强则血糖易升高。多数患者产后血糖可恢复,但日后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由特定病因引起,如胰腺疾病、内分泌疾病,或药物、化学物质影响等导致血糖异常。

三、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多尿是因为血糖升高,超过了肾脏的重吸收能力,大量的糖分随尿液排出,同时带走了大量水分,导致尿量增多。多饮则是由于多尿使身体水分丢失过多,引起口渴,从而增加饮水量。多食是因为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来提供能量,就会产生饥饿感,导致进食量增加。体重减轻是因为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葡萄糖,身体就会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从而导致体重下降。不过,并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这些典型症状,很多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只是在体检时才发现血糖升高。

四、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以下几类人群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患有糖尿病,那么自己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2.肥胖者:尤其是腹型肥胖(肚子大)的人群,脂肪堆积在腹部会影响胰岛素的作用,增加胰岛素抵抗,从而容易引发糖尿病。

3.缺乏运动的人:长期久坐不动,身体代谢减慢,能量消耗减少,容易导致体重增加和血糖升高。

4.年龄较大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胰岛功能也会下降,患糖尿病的风险随之增加。

5.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这些疾病与糖尿病常常相互关联,互为危险因素。

6.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导致血糖调节失衡。

五、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上要合理搭配,控制总热量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同时,要坚持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此外,还要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更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

如果不幸患上了糖尿病,也不要惊慌。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糖尿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积极预防,科学治疗,就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享受健康的生活。希望大家都能重视糖尿病,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糖尿病的困扰。

山东广播电视报